深圳新聞網2022年4月22日訊(記者 朱琳)4月22日,時值第53個世界地球日,中信銀行舉辦“綠色啟程低碳新未來——中信碳賬戶·云端發布會”,來自政府、行業協會、金融機構、各行業知名企業等多方嘉賓代表線上參會,共同見證基于中信銀行綠色金融體系打造的個人碳普惠平臺——“中信碳賬戶”的正式上線。同期,中信銀行“綠·信·匯”低碳生態平臺正式啟動,旨在攜手多方合作伙伴積極推動綠色創新,拓寬合作生態,發揮產業鏈和生態圈的協同效應,推動社會生活向綠色低碳轉型,助力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
今年,自然資源部確定第53個世界地球日的宣傳主題為“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引導全社會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動員全社會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值此之際,“中信碳賬戶”面向廣大用戶正式上線,旨在發揮金融力量,鼓勵民眾積極開啟低碳生活,倡導綠色生活理念,讓綠色低碳成為未來生活的新常態。同時,為呼應綠色低碳主題,本次“中信碳賬戶”云端發布會通過網絡線上方式召開,以實際行動,踐行低碳、無紙化的綠色承諾。
政府、協會、企業共同見證發布“中信碳賬戶”
作為助力城市碳普惠建設的一款創新綠色金融產品,本次“中信碳賬戶”獲得了來自政府、業界專家的大力支持。本次云端發布會上,深圳市委副書記艾學峰、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杰、深圳市生態環境副局長文忠、生態環境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戰略規劃研究部主任柴麒敏等嘉賓予以致辭,對“中信碳賬戶”的正式發布表示祝賀,并與中信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中信銀行黨委書記、行長方合英,中信股份投資總監、中信集團戰略發展部總經理梁惠江,中信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呂天貴、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張明等高層代表共同見證“中信碳賬戶”的正式發布。
綠色轉型、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產業伙伴的合作共建。本次發布會上,中信銀行同時宣布啟動“綠·信·匯”生態平臺,積極發揮外部協同效應,攜手產業鏈中多方合作伙伴,實現雙向賦能,共同推動綠色金融創新。其中,來自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中國銀聯、Visa、萬事達卡、國航、廈航、海航、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華為、騰訊、京東、中信數媒、中信書院、大昌行、天音科技等合作伙伴高層代表共聚云端,分享各企業的綠色發展愿景,并表達期待與中信銀行攜手,共創低碳發展新未來。
發布會上,中信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呂天貴表示,為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在集團制定的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基礎上,中信銀行充分認識到“綠色銀行”建設的重大意義,大力推動綠色金融體系建設,探索制定綠色金融解決方案,以實際行動支持國家綠色經濟轉型的高質量發展。本次發布的“中信碳賬戶”,是中信銀行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圍繞城市的碳普惠機制建設,首個由國內銀行主導推出的個人碳賬戶,讓用戶的綠色低碳行為可計量、可追溯,推動綠色低碳廣泛融入民眾生活。世界地球日當天發布“中信碳賬戶”,旨在為了共同的地球家園,攜手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中信銀行以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在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貢獻中信力量。
個人“綠色賬戶”計量低碳減排
發布會當天,“中信碳賬戶”面向廣大用戶公開上線,依托千萬級用戶活躍的中信銀行信用卡“動卡空間” APP開發構建,憑借中信銀行“金融+生活”生態圈的廣泛覆蓋,發揮其金融科技優勢,通過用戶授權自動采集個人在不同生活場景下的低碳行為數據,并通過科學計量方法累計個人碳減排量,為每個用戶提供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的有力證明,打造個人獨一無二的“綠色生活名片”。
作為計量個人碳減排的“綠色賬戶”,中信碳賬戶將實現個人碳減排數據的資產化、價值化,通過構建低碳生態聯盟,讓碳資產得到歸集。中信銀行以“碳賬戶”為基礎,聯合各行業合作伙伴,不斷開拓應用場景,助力用戶實現綠色金融、綠色出行、綠色回收、綠色閱讀,讓民眾的低碳減排行為,貫穿衣食住行,積累低碳點滴成果,將綠色權益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當前,“中信碳賬戶”已實現基礎功能應用,包括碳賬戶開通、碳減排量記錄、碳值社交分享、低碳科普、低碳知識小問答、碳排放計算器等功能模塊,并識別和引入電子信用卡申請、電子賬單、線上生活繳費等特色金融場景。未來“中信碳賬戶”將進一步對內協同集團資源,對外引入綠色出行、二手回收等更多低碳場景,旨在成為消費者記錄低碳生活的掌上動態指南,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成為當今的生活新風尚。
自發布當日起,用戶登錄“動卡空間”APP,首頁上方點擊“加入低碳行動”圖標,即可開通個人碳賬戶?!爸行盘假~戶”向全部持卡人開放,鼓勵廣大用戶積極踐行可持續的綠色生活方式,推動城市碳普惠廣泛普及。為迎接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新用戶注冊“中信碳賬戶”將獲得中信書院信閱尊享PLUS周卡,中信書院依托中信出版集團海量數字化資源,為用戶量身打造高品質隨身圖書館,鼓勵用戶通過在線閱讀的方式,邁入低碳生活的新領域。
今年3月,參與“中信碳賬戶”內測版體驗的數千名用戶調研顯示,在使用意愿層面,100%的體驗官愿意參與低碳減排,92%愿意分享并邀請身邊人參與體驗中信碳賬戶;在低碳場景建設方面,超過50%的體驗官希望引入地鐵出行、共享單車等綠色出行場景,37%的體驗官希望增加二手回收場景。由此可見,民眾參與低碳生活的意愿日益高漲,也期待個人碳賬戶能夠進一步拓展更多元的綠色低碳生活場景。
綠色金融 助力城市碳普惠
作為首個由國內銀行主導推出的個人碳賬戶,“中信碳賬戶”是中信銀行在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深圳銀保監局的指導下,與深圳排放權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開展合作交流,聯合國內專業機構中匯信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研發,該產品從調研、開發到正式上線,期間得到了來自深圳市政府的政策指引、行業監管及主管單位的專業指導。
去年11月,深圳市政府印發了《深圳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方案》,提出立足新發展階段,以“低碳權益、普惠大眾”為核心,具體量化社區家庭、個人節能減碳行為并賦予一定價值,通過低碳行為數據平臺與碳交易市場平臺互聯互通,在形成持久、普遍的綠色生活方式領域先行示范,打造綠色發展的深圳樣板。
在4月22日的云端發布會上,深圳市委副書記艾學峰表示,一直以來,深圳市高度重視綠色低碳發展,堅持生態優先,大力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先后獲批國家首批低碳試點城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深圳綠”“深圳藍”已成為亮麗的城市名片。綠色金融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推動力量。這次中信銀行推出個人碳賬戶,是充分發揮業務協同優勢,通過金融科技賦能綠色發展、促進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的重要舉措。
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杰表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要求深圳擔當“可持續發展先鋒”,強調要“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和綠色金融”。深圳已成為國內綠色金融的領跑者。本次“中信碳賬戶”的推出,是中信銀行在綠色金融領域的重大探索,是落實國家雙碳目標的生動實踐,對于城市碳普惠機制建設,形成節約優先、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文忠表示,深圳通過推廣碳普惠工作,鼓勵市民群眾從綠色行動中獲得低碳權益。去年,深圳市印發了碳普惠工作方案,公布了首個碳普惠方法學。今天,中信碳賬戶就是碳普惠一個實踐,該產品讓綠色消費行為數字化、可視化、資產化和價值化,從而積極引導消費者的綠色消費轉型。這是金融機構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助力碳普惠的有益嘗試,也體現了中信銀行作為國企的責任擔當。
生態環境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表示,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發展大勢,為實現“雙碳”目標實現的相關政策正逐步推出,有關“雙碳”的“1+N”政策體系正在建立;中信銀行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一直處在前列,此次率先推出“中信碳賬戶”將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有力助力,為金融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我國新消費轉型,營造綠色低碳生活新時尚提供全新助力。
近期,中信集團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白皮書》,進一步明確集團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具體行動路徑。本次“中信碳賬戶”的正式發布,是積極發揮中信綠色金融“聯合艦隊”的協同效應,以城市碳普惠機制,實現“低碳權益、普惠大眾”,為積極倡導綠色消費、低碳減排,發揮國有企業的責任擔當。中信銀行表示,未來銀行之路定是綠色發展之路,以金融力量守護綠水青山,落實中信集團“兩增一減”低碳發展戰略,將綠色金融納入戰略規劃,助力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30·60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