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 ·深圳新聞網2022年5月16日訊(通訊員 孫國交)保障交通物流暢通,也是保供應鏈產業鏈穩定的重要環節,關系著人民群眾“菜籃子、米袋子”等重點民生物資供應和產業鏈穩定,關系著能源、原材料等重要生產資料供應,關系著民生基建工程建設。為此,深圳保險業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精神和深圳銀保監局的工作部署,全力支持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助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抗疫保供企業、關鍵基礎設施正常運轉。
保雙鏈穩定:深圳險企打出“組合拳”
深圳國壽結合深圳地區中小微企業特點,研發推出包括國壽工業保、國壽交通保、國壽商鋪保、國壽護家保、國壽新興保、國壽專精特新保、國壽科技保等7個產品組合在內的專屬團單產品組合“七大保”,保障方案針對性強、保障面廣、性價比高,用金融“活水”精準滴灌中小微企業,為中小微企業應對經營風險提供堅實后盾。團單“七大保”自正式上線以來,為灣區近4000家中小微企業的7.6萬名員工提供專屬定制化產品及服務,大大加強了深圳地區中小微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鼎和保險加快數字化平臺建設,打通產業鏈數據壁壘,促進上下游企業業務協同,為地方企業提供保險支持,先后承保了一汽大眾、華為等約170家企業財產保險。在工程建設、物資采購、電力交易三大領域推廣保證保險,累計替代保證金支出150億元,服務企業超8000家,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資金壓力。
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家上市的供應鏈服務企業,國任保險已連續三年為怡亞通全國范圍內的經營活動提供風險保障與服務,針對投保客戶單一運輸車輛貨值巨大、物流流轉時效高、倉庫遍布全國多地等需求,積極為客戶制定保險方案,承保全國八百多個倉儲物地址,每年承保財產金額60余億元。特別是在企業面臨保險責任事故以及受疫情沖擊影響之下,國任保險積極為企業防災減損,盡可能的降低企業損失,通過保險直賠、協助追償等方式為企業挽回經營損失。
中國人壽財險深圳市分公司針對受疫情影響最為明顯的餐飲等小微企業,緊急推出“企安心”保險產品,并靈活設計7檔不同保額的產品方案,單一地址保額從6萬元到100萬元不等,最低保費僅288元。此外,該公司還與同業公司合作,共同開發設計“光明區企業復工復產方案”,為轄區企業提供員工工資、企業租金等經濟損失補償類保險保障。
4月28日,太平財產深圳分公司農業保險賠付儀式在龍崗區橫崗街道一蔬菜基地舉行,農戶獲賠總額804800元,此舉標志著政策性農業保險助力深圳市“菜籃子”穩產保供又一次升級。深圳地處南部沿海地區,臺風、暴雨等自然災害多發,農業生產經營存在比較大的風險。為更好的轉移和分散農業生產經營風險、保障農民收入穩定,太平財險深圳分公司組建農險部門,迅速落地政策性農業保險項目。截至今年四月,太平財險深圳分公司已為31戶農戶和4家農業龍頭企業提供了累計5336.15萬元的風險保障,已決賠款83.11萬元,16戶農戶和2家農業龍頭企業從中受益。
保物流暢通:積極行動下好“先手棋”
2022年清明節期間,平安產險深圳分公司開展“平安守護安心出行”護航活動,在深圳荷坳出入深高速路口、大梅沙設立3大護航站點,保障廣大市民安全暢通踏青。在“平安守護安心出行”護航活動中,實施警保聯動,累計服務326人次,處理案件151筆,拖車救援32臺,送水892支,防疫禮包100份,為廣大車主提供了事故處理、理賠咨詢、避堵預警、傷病救助、愛心補給、疫情防護及臨時小憩等特色護航服務。
上海疫情防控期間,太平洋產險深圳分公司助力中通快遞集團積極應對疫情,火速調集食物、藥品、防護服等抗疫物資,第一時間捐贈到中通快遞集團上海總部園區,與中通同舟共濟、齊心抗疫。支援過程中出現當地物資供應緊缺、外地進出上海通行證辦理、食材運輸新鮮度保證等各類問題,為最大限度提高物資供應的時效,太保產險深分采取無錫采購、接駁運輸、司機連換的方式,保證了第一批物資在48小時內安全完成配送。
針對疫情下物流企業面臨的風險難題,鼎和保險為物流貨運行業提供保險保障,助力打通物流保供的“最后一公里”。鼎和保險為12000名物流貨運行業雇員、順豐集團、朗華物流等提供企業財產保險保障,總保額約為110億元。
香港疫情防控期間,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為參與“同心同行一路有我愛心車隊青年行動”全體司機提供免費保險保障。這些司機載送醫護人員往返住所和醫院,若他們于保險保障期內不幸確診,可獲得隔離或住院現金保障,如因確診不幸身故可獲得賠償保障。
中國人壽財險深圳市分公司針對受疫情影響的關乎國計民生的受困企業,延長其投保的企財險、承運人責任險等保險期限。為營業車輛、出租車及物流企業車輛等及時辦理停駛業務,延長保險期限。
助力新基建:金融活水滴灌促發展
國壽廣東、深圳分公司積極推動“險資入粵”,聚焦大灣區重點領域、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持續加大對“兩新一重”、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綠色轉型等領域的資金支持。中國人壽設立粵港澳大灣區投資中心,投資支持了一大批區域重大項目。例如,向廣州基金、廣州開發區基金出資170億元,國壽越秀信托計劃67億元,投資項目包括交通樞紐、軌道交通及產業園區等;投資廣連高速項目41億元,作為大灣區重要的北上通道,該項目撬動總投資近400億元,有效促進大灣區及粵湘跨省互聯;設立廣州科創產業基金,總規模約50億元,以“數字經濟”為投資主線,聚焦新能源、TMT、先進制造等科技創新行業進行股權投資;通過投資中廣核基礎設施債權項目,為中廣核集團旗下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中廣核如東海上風電場項目、平潭大練海上風電場三個海上風電項目提供50億元的資金支持。
國壽財險廣東、深圳分公司2021年通過建工類保證保險,累計緩釋企業保證金近50億元,為大灣區超過45萬農民工提供風險保障,墊付農民工工資近1800萬元;為大灣區超125萬戶次農戶提供近430億元風險保障,有力支持大灣區社會民生穩定。同時,財險公司還積極助力復產復工,運用保險機制緩解企業資金壓力,累計為富士康、比亞迪、華強集團等多家企業提供復工復產保險保障近20億元。2021年,財險公司累計為大灣區提供各類風險保障超25萬億元。
鼎和保險聚焦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工程建設等,持續完善產品矩陣,進一步豐富產品供給。中標了國家能源、長江三峽、重慶三峽水利電力集團業務,與中廣核集團開展業務合作,首次直保乏燃料運輸業務;保障中山東環高速公路、廣東中開高速公路、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學校等基建工程;保障深圳地鐵、中電建等工程項目。
(以上數據來源于各保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