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3年12月16日訊(記者 朱琳 通訊員 張美玲 張然)12月16日至18日,第十七屆深圳國際金融博覽會(以下簡稱“金博會”)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舉行。華夏銀行深圳分行緊扣 “凝聚金融新動能,賦能高質量發展”主題,攜數字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等創新成果和產品精彩亮相本屆金博會。
錨定數字轉型戰略航線 賦能實體經濟行穩致遠
數字化轉型如何綻放金融動能?日前,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將“數字金融”列入五篇大文章之一。華夏銀行作為較早推動數字化轉型的商業銀行,始終將數字化轉型作為重要的戰略轉型方向。華夏銀行深圳分行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己任,產品服務不斷推陳出新,業務模式不斷探索創新,開辟了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深圳樣本”。
華夏銀行深圳分行相關人士介紹,該行通過提升金融科技數據管理精度,推動建立統一的客戶信息和關系管理數據庫,實現系統內大灣區分行客戶資源共享。依托總行“禹治工程”建設,該行還不斷提升數據治理與標準化水平,強化源頭數據質量管控,加強數據管理能力建設,完善數據質量管理流程。華夏銀行深圳分行首次以基礎數據探索分析,利用機器學習訓練營銷模型,細化客群目標,構建了“數據+模型+策略”三位一體的精準營銷機制,項目投產后累計新增基礎客戶5000余戶,提升金融資產總額約6億元,增加儲蓄存款4.1億元,綜合減少支行每月450小時的人力成本。
此外,該行不斷加強與頭部科技平臺合作,共同探索在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業務合作,通過輸出賬戶體系、金融服務,以開放合作的方式不斷延伸銀行金融服務范圍。同時,積極與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展開隱私計算科技合作,探索基于新一代自主可控的SPU機密計算協處理器特色應用項目,打造金融行業多方數據融合的硬件級隱私計算框架,打通數據信息孤島,躬身入局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聚焦普惠金融三大場景 助力深圳“20+8”產業升級
普惠金融這篇大文章亦將是華夏銀行深圳分行在本屆金博會上展示的重頭戲之一。
近年來,深圳“20+8”產業升級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任重道遠、大有可為。華夏銀行深圳分行持續深耕擦亮“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商”品牌,加強金融服務創新力度,精準服務上市公司、擬上市公司、科技企業及創新企業成長,聚焦園區建設、園區引流和園區發展三大場景,全面助力“20+8”產業升級。
隨著產業升級和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建設用地需求不斷加大,土地緊缺已成為制約快速發展企業的主要障礙。為此,華夏銀行深圳分行結合企業發展實際,聚焦園區場景建設,設立相應的信貸資金,從基建源頭上支持“20+8”產業升級。同時,該行為園區入駐小微企業配套“園抵貸”“法人按揭貸”“房貸通”“高新技術信用貸”“銀稅貸”等配套普惠金融組合產品,助力全行“20+8”產業集群落地生根,切實從建設源頭上支持“工業上樓”。 此外,該行推出的“房貸通”“園抵貸”等拳頭產品也因額度高、押品范圍廣、利率優惠、審批高效等廣受中小微企業好評。
“五個專項”支持 護航企業綠色發展
“綠筑美麗華夏”是華夏銀行近年來打造的“綠色金融”品牌。本屆金博會上,華夏銀行深圳分行將展示其綠色金融大文章的做法。
作為華夏銀行系統內首批設立綠色金融部的機構,也是深圳銀行同業中最早設立綠色金融部的金融機構之一,華夏銀行深圳分行綠色金融部牽頭負責綠色金融業務機制搭建、營銷推動、業務管理、專業培訓等全方位工作,不斷健全綠色金融工作機制,強化綠色金融品牌建設。
據了解,圍繞綠色金融發展,該行制定了“五個專項”支持政策,具體措施包括:劃撥專項信貸額度,保障信貸投放;實行減費讓利,優惠定價,特別是對于小微型綠色信貸客戶利率最低可以低至同期LPR;單列綠色貸款考核激勵政策,激發經營單位營銷動力;建立綠色審批通道,實行快速審批、放款,全流程加快效率。
綠色金融發展有賴于金融機構的創新助力。該行以產品創新、業務模式創新作為重點工作,創新推出綠色金融特色產品。為解決綠色產業客戶流動性資金需求,創新推出“綠色賦能貸”,提供授信、結算、資金監管、代發工資等一攬子專屬金融服務支持。
聚焦重點領域精準施策形成華夏銀行深圳分行踐行綠色金融的獨特競爭優勢。該行緊扣深圳可持續發展先鋒戰略定位,通過加強頂層設計、配套激勵政策、傾斜信貸資源等方式,不斷加大對綠色低碳產業的金融支持,不斷加深與國際金融機構合作,探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綠色金融創新發展之路。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華夏銀行深圳分行發揮金融國企作用,是金博會上深圳金融消保名片“金融明白人”打卡點之一,通過舉行形式多樣的消保宣教活動,持續深入做好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工作,提高金融消費者風險防范意識,全力提升市民金融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