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在中信金控指導下,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中信信托、中信保誠人壽、中信消費金融、信銀理財、百信銀行、華夏基金、中信保誠基金、中信出版、中信科技等12家公司,首次聯合舉辦“金融為民·中信財富節年度盛典”。
2023年1月至12月,深圳跨境收支規模位居全國第三,其中深圳跨境人民幣收付金額達4.2萬億元,同比增長28.3%,首次突破4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人民幣連續四年成為深港間第一大跨境結算貨幣。
2023年深圳市汽車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05.1%,綠色貸款余額、增速較2019年均增長近2倍,普惠小微貸款授信戶數突破157萬戶,發放百萬張頤年卡助老年群體跨越“數字鴻溝”,匯集超20億條信用數據,助企業融資3506億元,高質量金融服務強有力支持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
1月19日,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23年深圳金融運行情況。
1月18日,中國平安在深圳南頭古城舉辦“尋龍派對”線下嘉年華活動,創新將平安“買車買房買保險、投資儲蓄信用卡、醫療健康加養老”九大業務場景與傳統文化緊密融合,以文化體驗、互動打卡、游戲福利、好運祈福等沉浸式體驗及好禮感恩回饋數字市民。
近日,浦發銀行深圳分行成功發放一筆1000萬元貸款,專項支持CCER(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項目的開發、審定及減排量核查工作,這也是CCER市場重啟背景下深圳市首筆“CCER項目發電量掛鉤貸款”。
中信銀行堅定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圍繞“數字中信”戰略目標,立足科技興行,提速數字化轉型,不斷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在業務場景的深入應用,積極打造“AI+BI”雙輪驅動的能力中心,努力推動全行數字化轉型“加速度”
2023年,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約為6415億元,同比增長4.3%;壽險APP用戶突破1.4億;服務實體經濟存量投資規模超4萬億元;風險綜合評級連續22個季度保持A類評級。
為進一步暢通人民幣流通環境、服務民生保障,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公眾對現金服務的滿意度,近日,浙商銀行深圳梅林支行走“近”商戶,面向商戶開展上門兌換“零錢包”活動。
近日,文明的融合“駝鈴聲響——絲綢之路藝術大展”在中國民生銀行捐贈運營公益機構——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開幕。展覽由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策劃、聯合海內外60余家博物館、文化藝術機構、學術團體等共同推出,展期持續至7月13日。
2023年,深圳跨境收支規模按省排名為全國第三,是全國順差的主要貢獻地區之一。人民幣已成為深港間第一大跨境結算貨幣。
1月14日,2023農商銀行本地杯社區足球賽總決賽暨閉幕式在深圳南嶺社區舉行。據悉,本次賽事由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指導,深圳農商銀行、深圳南嶺鐵狼足球俱樂部主辦。
移動支付已經成為大家日常支付消費的首選,甚至網上一度出現“有錢都花不出去”的感慨。近日,記者隨機走訪了深圳口岸免稅店、農貿市場商鋪、學校周邊商店,并嘗試用現金乘坐出租車,來親身體驗一下“到底有錢能不能花出去”。
1月11日,2023農商銀行本地杯社區足球賽半決賽的兩場對決順利結束,經過激烈的比拼,松崗足協與壆崗足球隊會師最終的冠亞軍決賽,南聯與眾冠股份將開展三、四名的爭奪。
一直以來,中信銀行聚焦老年客戶金融服務需求,持續做優服務流程、做強服務體驗,貼心提供“適老”服務,注重延伸“助老”邊界,著力提升老年客戶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
近日,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辦的“深圳創投日”正式啟動“落地”系列活動,首站以“投貸合力 科創落地”為主題,浙商銀行深圳分行作為協辦單位之一受邀參加并發表主題分享。
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在深圳人行的指導下,積極落實相關工作要求,通過提升網點現金服務質效、開展現金便民服務活動、加強宣傳引導等舉措,持續優化人民幣現金收付服務,暢通現金流通渠道。
《繁花》自開播以來,好評如潮。作為該劇唯一信貸支持的商業銀行,上海銀行在《繁花》制作初期就參與其中,通過大額授信和優質服務支持優質內容創作,在長達3年的拍攝制作過程中為《繁花》保駕護航,澆灌《繁花》綻放。
近期,借助中共深圳市龍崗區委宣傳部與深圳市郵政聯合舉辦的龍年郵票首發活動,郵儲銀行深圳龍崗區支行走進龍城公園,開展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及反洗錢宣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