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金融詐騙套路再現。近日,有媒體報道某市民在收到一條“看節目,中大獎”的短信后,點擊鏈接后被騙走幾千元。廣發銀行反欺詐專家表示,這是一種典型的電信金融詐騙套路。每逢春節前后,是金融詐騙的高發期,騙子們層出不窮及不斷翻新升級的詐騙方式和手段,公眾在收到此類信息時不要輕信,避免掉入金融詐騙圈。
?隔夜美股中概互聯網股領漲,京東上漲10.29%,新東方上漲7.34%,拼多多上漲5.32%,阿里巴巴上漲3.03%;與此同時,12日港股恒生指數大漲2.79%,互聯網板塊集體飆升,其中,京東上漲10.98%,美團上漲9.13%,阿里巴巴上漲5.89%,騰訊上漲4.52%……經過去年持續調整后,中 ...
2022年賀歲普通紀念幣(以下簡稱“賀歲幣”)今日開放預約。賀歲幣是雙色銅合金紀念幣,面額為10元,每人預約、兌換限額為20枚。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21〕第23號,中國人民銀行將于近期發行2022年賀歲雙色銅合金紀念幣(以下簡稱“2022年賀歲幣”),每枚面額10元,按枚發行,以枚為單位預約、兌換。每人預約、兌換限額為20枚。全部采用預約兌換方式發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深圳分行在深圳地區承擔2022年賀歲幣共15萬枚的 ...
監管層對保險公司的監管依然沒有放松。最新數據顯示,11月銀保監系統共對保險行業處罰總額近2000萬元。其中,招商信諾人壽保險公司多次被點名,直指欺騙投保人、回訪執行不到位等問題。
今年以來,由于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上市公司紛紛通過開展衍生品投資業務來對沖風險。最近一周,就有深圳華強、中順潔柔、海象新材等多家公司宣布開展衍生品交易業務。
曾經的大白馬格力電器今年走勢不佳,至今股價重挫近四成,兩年前巨資入股15%的高瓴資本已浮虧約40億元。此外,高瓴資本持有的恒瑞醫藥、東方雨虹等個股同樣出現虧損。從目前看,“常勝將軍”高瓴資本也難免馬失前蹄。
11月21日,“2021雪球指數基金領袖峰會”在深圳舉辦,活動主題為“ETF投資新風向”。香港交易所市場科助理副總裁李穎文、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指數事業部副總經理朱殷、雪球副總裁劉江濤出席活動。
自2021年10月19日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落地以來,深圳轄內20家銀行完成了試點備案,內地與港澳投資者踴躍參與。開通首月,深圳累計業務規模突破1億元人民幣。
近期,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成為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的參與銀行,并按照《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指導要求,與星展銀行(香港)推出了具有雙方特色的跨境理財通金融服務,為廣大內地投資者提供豐富的南向通投資產品、多元化的投資方案、以及數字銀行和專業咨詢服務。
為加大精準預警電信詐騙的力度,公安部推出了國家反詐中心app。然而,近日卻有一男子因卸載反詐APP被騙20萬元。此事一經報道,“國家反詐app覺得委屈”這一話題沖上了熱搜榜前十位,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廣發信用卡溫馨提醒,登錄各類互聯網平臺應學會辨別真偽,注意查看隱私條款,切勿輕易向他人泄露個人隱 ...
近年來,隨著數字化技術加速覆蓋醫療、養老、出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用互聯網的心理鴻溝和數字鴻溝成為橫亙在老年群體面前的難題。不少不法分子“盯上”了獲取信息渠道單一的老年群體,電信詐騙中老年人成為“重災區”。廣發信用卡提醒老年群體,切勿輕信不明渠道的金融信息,遠離非法金融活動,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同時 ...
9月10日訊,由中國人民銀行統籌指導,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牽頭,廣東、深圳銀保監局、證監局共同參與起草的《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于9月10日正式發布,此舉拉開了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購買理財產品的序幕。
?中國信登登記數據顯示,8月份行業新增完成初始登記的信托產品為3011筆,環比下降10.76%;初始募集規模(下稱“規模”)為4911.26億元,環比下降36.52%。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投向證券市場的規模為896.8億元,占當月各行業新增規模比重為18.29%,較近12個月均值提高19.01% ...
近期券商板塊持續發力,7日廣發證券、東方證券尾盤漲停;興業證券、長城證券漲超5%。然而當日板塊中收跌的國信證券、第一創業正是剛剛公布減持公告的券商,分別下跌1.82%、2.89%。
?公募基金中報顯示,多位明星基金經理逢低加倉了港股。不少明星基金經理隱形重倉股中的港股倉位上升。
建信智能汽車擬任基金經理田元泉表示,智能汽車行業未來成長空間巨大,伴隨著核心技術的快速發展,整車、零部件、互聯網應用等多個領域都將涌現出投資好機會。
隨著上市公司和基金中報的披露,各家公募基金上半年的盈利情況以及投資者最關心的基金經理持倉動向、對下半年市場看法等紛紛曝光。
?8月30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基金業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透露,截至6月底,各類基金產品持有股票市值10.8萬億元,占A股總市值的12.5%,較2017年底提高4.3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A股小幅上漲,券商凈利潤大多同比增長。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9日,兩市已有46家券商公布了中報或業績快報。其中,中原證券等6家券商上半年凈利翻倍,而第一創業等10家券商中報凈利下滑。從中報來看,證券行業業績分化明顯,券商積極向財富管理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