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經營中心頻道>文化>頭條新聞>

講“中國故事”要融入當代智慧

講“中國故事”要融入當代智慧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譚指”一揮間,“中國故事”的無限深意借由西方管弦樂奏響,一個顛覆想象的音樂世界流淌而出。

原標題:

譚盾指揮南山新年音樂會盡顯混搭與科技美學:

講“中國故事”要融入當代智慧

演出獲得成功。

“譚指”一揮間,“中國故事”的無限深意借由西方管弦樂奏響,一個顛覆想象的音樂世界流淌而出。1月15日晚,由譚盾指揮、深圳交響樂團演奏的2017南山新年音樂會在深圳保利劇院上演。從融合了高腔、哭腔、水腔、秦腔的《中國故事》,把大提琴、小提琴和鋼琴變身“俠客”的《三重協奏曲》,到用手機當樂器的《帕薩卡里亞:風與鳥的密語》……譚盾帶著深圳觀眾玩轉傳統與現代,重新定義了“交響音樂會”。

在演出前夕,以深圳交響樂團首席客席指揮身份出現的譚盾接受了深圳特區報記者專訪。關于民族唱腔與西洋管弦樂的混搭,關于科技美學的音樂實踐,關于如何讓中國傳統元素“活”在世界舞臺……譚盾把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一一道來。

“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不斷被當代生活所挑戰。”他說。

A

講述“中國故事”不能原汁原味

當晚的音樂會上,譚盾最引人注目的作品莫過于去年春節在墨爾本全球首演的《中國故事:高腔-哭腔-水腔-秦腔》。譚盾與譚維維“雙譚”聯袂,把民族唱腔與西方管弦樂深度融合。

“八百里秦川,千萬里江山……”華陰老腔吼出的中國搖滾風,彰顯出一派西域特有的蒼涼感;第二首藏族“哭腔”透著邊疆少數民族音樂的幽怨和溫存;第三首苗族“水腔”以樂隊大提琴聲部首席的一段獨奏起始,具有南派的嘹亮音色;最后一首“秦腔”,則在首尾呼應之下又回到了我國西北地區的民間唱腔。

實際上,將民族唱腔與交響樂“混搭”,只是譚盾音樂探索的一部分。他始終致力于用時尚前衛甚至“驚世駭俗”的方式讓傳統文化、民族音樂“活”起來。他還曾把《霸王別姬》變成一部交響詩,象征項羽的鋼琴與代表虞姬的青衣分別以琴鍵和唱腔展開穿越時空的對話;把陶樂團和石鼓搬上歌劇舞臺,創作了《秦始皇》;運用“音樂3D”形式把女書的傳承變成微電影交響詩《女書》;在多媒體巨制《地圖》中將湘西民間音樂與交響樂相對應……從傳統樂器到大自然的石頭、紙、陶、水,似乎沒有他不敢嘗試的東西。

是什么引領著這位音樂家一直創新?譚盾說:“我的長處是對未來發展趨勢有強烈的關注、判斷和參與感。我們通過藝術的語言來表達中國人自己的想法,講述中國故事,一定不能‘原汁原味’,這只會讓世界對我們的文化停留在欣賞層面;更重要的是要有當代智慧,要讓全世界知道:我們仍然偉大,我們的未來會比現在更偉大。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把民族音樂變成世界的智慧和世界的語言,進入國際教育領域,這就是我正在做的事情。”

B

推廣傳統文化,也要參與世界文化

當晚演奏的《三重協奏曲》(大提琴-小提琴-鋼琴)被稱為中國第一部“武俠音樂”,由譚盾根據自己為電影《臥虎藏龍》《英雄》《夜宴》所創作的配樂再現而成,不僅以大提琴、小提琴演繹俠客夢,鋼琴還在最低音區敲擊出重金屬的聲音;末樂章則在前三個樂章基礎上展開了愈加豐富的音樂聯想,打擊樂聲部里還出現了最具譚盾個人風格的表現形式——撩撥的“水樂”。在作品中,劍、水、琴、愛等主題完美地化作音樂動機,讓人印象深刻。

《三重協奏曲》和《中國故事》一樣,是譚盾近年在世界音樂舞臺主推的作品。在擔任深圳交響樂團2017-2018樂季首席客席指揮后,譚盾與深圳交響樂團展開一系列深度合作,這場新年音樂會不僅在深圳和長沙等地巡演,2月15日的中國除夕夜,譚盾還將率領深交遠赴美國華盛頓舉辦新春音樂會,由年輕音樂家譚維維、朱丹、聶佳鵬、吳聿敏、劉雯雯等原班陣容演繹。

此前,譚盾與墨爾本交響樂團已經連續四年合作,在澳大利亞多個城市舉辦新春音樂會。“中國人不僅要推廣傳統文化,同時也要參與世界文化。交響樂、歌劇都是世界級平臺,我們在一個國際舞臺上講述中國故事,新春音樂會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在海外舉行的這些新春音樂會,把中國文化跟西方的音樂會傳統結合起來,在音樂策劃上我們會要求與西方文化有連接點,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們在這個平臺上推介中國原創音樂、推介年輕音樂家。深圳交響樂團能拿出這樣的品牌、這樣的實力跟我們一起出去,這是個很好很令人興奮的事。”

C

在音樂領域實踐科技美學

在加演曲目《帕薩卡里亞:風與鳥的密語》中,譚盾更是帶領全場觀眾“玩”起了現代科技。隨著他用手指一一點到觀眾席各個區域,觀眾把提前用手機微信下載好的一段“電子音樂”播放出來,笙、琵琶、嗩吶、二胡、笛子、古箏這六種古老中國樂器模仿的鳥鳴,漸漸響徹整個劇場,讓人們仿佛置身于千萬只鳥兒歡歌的森林之中。

除了開場這1分鐘的互動,音樂演奏過程中,臺上的演奏家們還一度掏出手機作為“樂器”,播放這段“微信鳥鳴”。

這就引出了一個新的話題:科技與音樂融合,能在講述“中國故事”中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最近我一直在實踐科技美學,把科技當成有生命力、有精神文化的媒介來看。科學美學、科學哲學是冷門學科,但已經看出科學對文化保存和創造有啟迪作用。作為站在文化前沿的‘戰士’,我一定要呈現藝術家對中國文化的原創的、前衛的思考,用各種形式表現一個國家的文化精髓。”

譚盾說,他會跟全世界的科技媒介合作,在未來一兩年跟觀眾分享更多的“高科技音樂作品”。

“國際文化交流不只是簡單的活動交流,不僅會面對普羅大眾,還會面對世界精英。作為中國的民族藝術家,我們要有大格局,讓他們多維度地了解中國,引領世界潮流。所以,我在創作中會用科技美學去衡量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讓我們不止是站在這塊土地、長在這塊土地,同時還要把這塊土地變成世界的夢想。東方的曙光要照耀全世界、照耀未來,其實就是從一個個作品開始做起。”(記者 楊媚/文 胡蕾/圖)

[責任編輯:王營波]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有码视频一伊香蕉久久 | 色婷婷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日韩国产欧美中文综合 | 婷婷六月中文字幕 | 久久悠悠色综合视频 | 思思久久96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