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作品。
▲“青春心印——第五屆關山月美術館青年工筆畫展”現場。
作為關山月美術館重點打造的品牌展覽項目,“青春心印——第五屆關山月美術館青年工筆畫展”近日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開幕,140余幅工筆畫佳作,涵蓋老中青三代畫家作品,為觀眾提供了一個了解當代工筆畫發展現狀的絕佳機會。
昨日,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湘波接受記者采訪表示,連續五屆展覽,關山月美術館已經收藏兩百余幅作品,希望這個展覽能夠持續下去,填補國內美術館在新世紀以來工筆畫研究方面的空白,同時在這一品類收藏上形成體系。
深圳本土藝術家占七成
據了解,“青春心印”是關山月美術館多年重點打造的品牌展覽項目。一直得到了全國美術界的關注和良好反饋,越來越多的年輕工筆畫家積極參與,越來越多的佳作為這一系列展覽提供了活力,也使多元的工筆畫藝術生態增添豐富變化。
參與本次展事的作品大多以投稿評審的形式產生,組委會從近600幅來稿中精選出90余幅作品參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連續五年的展覽,對深圳的工筆畫氛圍產生了巨大影響。展覽承辦方318藝術網董事長劉振文告訴記者,往屆展覽很少收到深圳藝術家的投稿,而本次展覽深圳本土藝術家的投稿數量達到了百分之二十,最后入選的深圳藝術家有11位,占總數的七分之一。
90后展現老傳統新觀念
本次展覽從征集、評審、展呈、宣傳、公共教育諸環節持續關注年輕工筆畫家創作的新動態,從本展中可以見到青年藝術家創作題材、表現技巧乃至展示方式上的創新與結合。與往屆展覽不同的是,本屆展覽的參展藝術家更加年輕化,以90后藝術家為主。與前輩藝術家相比,這一代都市里長大的藝術家有著獨特的思想表達,他們更加注重在作品中表達自己個人的生存體驗,即使是老命題,也表達了藝術家對傳統的重新認識。
展覽組委會成員、關山月美術館研究收藏部副主任陳俊宇介紹說,從去年開始,關山月美術館對這一學術專題展加強了策劃力度,本次組委會和策展團隊在操作方式上采取名家特邀、學科專家提名和投稿評審三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以期多角度地呈現新時期工筆畫藝術群體的創作成果。
今年特別邀請到資深工筆畫家鄒傳安先生參與展事,同時邀請當代工筆畫壇的代表性藝術家陳湘波和姚舜熙擔任學術主持,這兩位一南一北步入壯年的工筆畫家的藝術風格逐漸成熟,他們的作品無論是技法還是主題,都有其創作個性與鮮明藝術特色,同時由這兩名學科專家提名了活躍于當代畫壇的十位青年工筆畫家車帥、楊天臻、涂顏利、康會永、朱玲、蘇穎、羅翔、余江玲、邱逸曼、賀翔參展。老中青三代人的參與,使得此展不僅增添文脈涵量且開拓學術視角,更加全面地呈現當代工筆畫現狀。
鼓勵工筆畫的新興力量
陳湘波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工筆畫是中國最古老的畫種,在經過唐宋黃金時期以后,由于文人畫的興起,而慢慢失去了活力。新中國成立后,經過幾代工筆畫家的努力,工筆畫這一傳統畫種再次迸發出了活力。改革開放后,工筆畫的發展開始進入又一“黃金”時期。陳湘波認為,這與工筆畫自身的特點有關,工筆畫有很多可能,可以吸收水墨畫、抽象畫甚至是民間藝術的養分。同時,西式注重造型的美術教育等因素,也給工筆畫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陳湘波表示,年輕工筆畫家是值得鼓勵的新興力量,此次展覽不僅為其創作成果展示與交流提供了平臺,同時展現了當代年輕工筆畫家的新價值追求與新藝術趣味,呈現出當代工筆畫獨特的時代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