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行業資訊頻道>文化>頭條新聞>

首屆深圳“非遺周”集中展示非遺魅力與保護成果

首屆深圳“非遺周”集中展示非遺魅力與保護成果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10月18日至24日,首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活動(簡稱“非遺周”)在全市各區舉行,這是深圳首次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的全面集中展示活動。



10月18日至24日,首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活動(簡稱“非遺周”)在全市各區舉行,這是深圳首次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的全面集中展示活動。在這一周里,形式多樣的非遺展示、演藝、論壇、比賽等活動,將集中宣傳和展示深圳近年來非遺保護成果,展示深圳獨具特色的非遺項目,提高市民對非遺的認知度、認同感和參與意識。

近年來,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關注和重視下,在省文化廳的指導下,深圳非遺保護工作成績斐然,形成了兼容開放富有層次的顯著特色。自2008年以來,深圳先后公布了4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目前,全市共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164項,其中國家級7項,省級28項;共有代表性傳承人153人,其中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3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19人。

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多彩

每逢節慶,深圳沙頭角一帶的漁民們便扎制出形態各異的魚燈,在鑼、鼓、鈸和嗩吶等樂器的伴奏下,舉著魚燈翩翩起舞,象征了漁民們幸福美滿的生活。魚燈舞這一延續了300多年的傳統習俗已經在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可以看到,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豐富并極具價值。在民間舞蹈方面,魚燈舞與龍崗區南澳的水上迎親舞和舞龍、舞獅、舞麒麟等交相輝映。

在民間歌謠方面,深圳同時具備嶺南文化的三大品種——客家山歌、廣府粵曲、潮州音樂,其中的哭嫁歌、哭喪歌都有很高的文化價值。

在民間工藝方面,深圳有一批身懷絕技的藝人,他們的民間剪紙、內畫、草編、蛋雕、面塑、豆塑等,令人嘖嘖稱奇,還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特別是客家涼帽,受到眾多外地游客的青睞。

在民間方言方面,深圳大鵬所城內的“大鵬軍語”,是一種距今600多年的瀕危語種,被專家稱為語言的“活化石”,對于研究中國古代語言及民俗文化的流變具有巨大的學術價值。同時,深圳還存在著客家話、廣府話、南頭話等諸多方言。

本土非遺項目與優秀外來項目相得益彰

深圳雖為一座年輕的現代化城市,但是自古就適宜人類生存和發展,是內地移民和海外交通的要地,是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鮮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方。其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以及特色鮮明的民間傳說、工藝、歌舞、節慶和習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足以讓深圳人民引以為豪。

近年來,深圳市非常重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一方面深入開展普查、研究工作,不斷地深入調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潛在資源,逐步整理編輯我市本土相關的歷史文化資料,出版了一批非遺書籍及圖冊。一方面制定了相關規范性文件,訂立了工作標準和規章制度,促進保護和傳承的規范化,逐漸形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兼容開放富有層次的特點,本土非遺項目與優秀外來項目相得益彰。

在深圳,本土非遺項目十分豐富:沙頭角吳氏客家人的天后寶誕祭奠,以及萬豐廣府粵曲、粵劇,石巖客家山歌,沙頭角沙欄嚇吳氏魚燈舞,南澳漁民娶親舞、鹽田的疍家人婚俗等等,既有個性,又有共性,精彩紛呈。

同時,改革開放以來不少優秀的外來非遺項目在深圳落地生根,發展壯大。比如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平樂郭氏正骨法”,源于河南省洛陽市平樂村。還有源于陜西的田氏剪紙、源自潮汕的皮影戲等。據統計,目前深圳市認定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中,異地非遺項目占比達到31%。

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對外文化交流的主力軍

在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播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

這里的各類非遺活動非常豐富,走近市民,深入人心。比如“歡樂鬧元宵”非遺展演展示活動、文化遺產日等系列活動,“沙頭角魚燈節”、“麒麟文化節”、“三月三廟會”等本土民俗活動每年都火熱開展。

這里非遺的傳承傳播工作開展有序,成效明顯。深圳持續加強“非遺進校園、進社區”及相關培訓力度,目前每年資金支持已增加至400多萬元,用于扶持市級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同時,每年都定期開展非遺進校園、非遺進社區、非遺傳承培訓等。

這里建起一個個非遺保護基地,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13年,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被列入第一批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名單;2016年,塘朗小學被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授予“客家山歌傳播基地”,成為首家被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基地的學校;福永醒獅舞、平樂郭氏正骨醫術也被列入第一批省級傳承基地。截至2017年,全市已建成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習所共18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展館)7家。

在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成為對外文化交流的主力軍。僅2017年,深圳組織參與海外“歡樂春節”系列活動,先后在法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新西蘭等國成功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其中深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傳承人承擔了大量工作。一些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色、和嶺南文化特色的項目,如廣東粵劇、醒獅、剪紙,和深圳比較發達的如雜技、魔術等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對外交流時深受國際社會歡迎和好評,為弘揚中華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責任編輯:李慕天]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在线全国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专区 | 亚洲中文字幕永远在线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高清αv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观 |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