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晚,第九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IDEA-TOPS艾特獎在深圳舉辦盛大頒獎典禮。中國建筑與城市規劃學術帶頭人、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著名建筑學家吳良鏞先生獲得艾特獎“終身成就獎”稱號,這也是艾特獎九屆以來第一次頒發“終身成就獎”。
97歲高齡的吳良鏞先生雖未能親臨現場,但他也通過一段視頻向組委會和設計界來賓表達了心聲:“艾特獎成功舉辦,我雖身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城鎮化快速推進和城鄉建設大規模開展,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取得實質性改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美好生活離不開美好的人居,人居環境質量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滿意度與獲得感。人居環境的建設,離不開高水平的規劃和設計。讓我們共同努力,創造美好人居!”吳老兒子吳晨也在建筑領域頗有建樹,當晚,他代表吳良鏞先生出席艾特獎頒獎禮現場領取榮譽,并與設計界精英們一起見證了艾特獎18項榜單的全球揭曉。
作為梁思成事業的繼承者,吳良鏞老先生傾其一生都在探索中國建筑的現代化之路。他用畢生精力把中國建筑學推向世界、贏得國際聲譽。作為中國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吳老是中國建筑與城市規劃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也是活躍在國際舞臺的世界著名建筑與城市理論家。他以悲憫的人文尺度,創造了一個個永恒的人與人交往的社區,榮獲聯合國“世界人居獎”,這也是近代中國建筑作品首次在國際上獲得的最高榮譽。
面對日益加快的城市化進程,吳良鏞教授創造性地提出“廣義建筑學”理念,創建了“人居環境科學”體系,提出了以城市規劃、建筑與園林為核心,整合工程、社會、地理、生態等相關學科的科學發展模式。讓人們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他一生追求的夢想。貝聿銘先生曾說:“不管你到哪個國家,說起中國的建筑,大家都會說起吳良鏞。”
艾特獎執行主席趙慶祥表示:“作為誕生在中國的國際專業設計獎項,艾特獎通過在世界范圍內對杰出的建筑師、設計師進行表彰和傳播,來推動中國設計成為全球受人尊敬的設計力量。今年是艾特獎舉辦的第九年,頒出了第一個最高榮譽獎,也就是終身成就獎,我們也相信吳良鏞教授的精神會激勵著中國數千萬設計師堅守初心,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強大而努力。”
【人物小傳】
吳良鏞,我國著名的建筑學家、城鄉規劃學家和教育家,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清華大學建筑系教授。1922年生于江蘇省南京市,1944年畢業于中央大學建筑系,1946年協助梁思成創建清華大學建筑系,1949年畢業于美國匡溪藝術學院,獲碩士學位。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吳良鏞教授先后獲聯合國世界人居獎、陳嘉庚科學獎等重要大獎。主持京津冀城鄉空間發展規劃、北京空間發展戰略研究等多項重大工程和科研課題。出版著作28部,發表學術文章200多篇。
他創建了中國人居環境科學,成功開展了從區域、城市到建筑、園林等多尺度多類型的規劃設計研究與實踐,得到國際學術界廣泛認可。1999年6月23日,第二十屆世界建筑師大會一致通過了由吳良鏞教授起草的《北京憲章》,這一憲章被公認為是指導21世紀建筑發展的綱領性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