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端午假期前夕的6月5日,當很多人都開始在籌備假期出行計劃時,這個工作日的下午,近百位企業家、高層管理者、創業者等商業領袖,來到前檐書店,聆聽從上海遠道而來的嘉賓風里-李峰老師的幸福課。
“幸?!皟勺?,中國人再熟悉不過了,但“幸?!蓖矚g捉迷藏,它是人人向往的,但又是最難定義的,什么是幸福?誰是最幸福的?這些問題像極了“我是誰”、“我在哪里”等的哲學迷思。
你在搜索引擎中、知識系統中,永遠找不到一致的答案。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一門課,不是經濟金融等教人賺錢的學科,而是TalBen Shahar博士的《幸福課》,其中提到,幸福,是一種喜悅、快樂、滿足或積極正向的體驗和感受,是一種能經驗到生活是美好的、人生是有意義、有價值的感受。
人類覺察“自我”的存在,通常有兩個方向:一是以“自我”為中心,向外尋求,從刺激、反應中,滿足其自身;第二種是思索“我為何存在”?由此而體悟到自身及外界環境等種種存在,都是各種因緣條件所構成,實際上沒有一個永恒不變的“自我”可得。因此,對幸福的追求,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選擇。
這種感受若推演到每個人身上,會有千百種理解,不過,雖然每個人對快樂、幸福的理解都不一樣,但獲得幸福體驗、幸福感的路徑和公式卻大同小異。
風里老師是內外之間“內在成長課堂”之商業領袖內在成長領導力B.B.C.課程的重要導師,同時也是“領導力語法”教學的發明者和推廣者,為何這次他不講領導力,而要從幸福課開始呢?因為,幸福是領導力的基石、源泉,感知幸福和創造幸福的能力,是每一位領導者必備的底層建設。
一、幸福真的有公式嗎?
GDP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衡量指針,物質和財富也曾一度被當作是衡量人類幸福的工具。但有一個國家——不丹,卻做了不一樣的選擇,他們把國民幸福指數GNH當作發展的重中之重,同時每一位國民也將此作為人生的目標。
幸福如此抽象和不可描述,不丹政府要如何去衡量GNH或以GNH為基礎的發展呢?不丹首相吉格梅·廷萊提到,在不丹,這并不是一種烏托邦式的追求,而是可行、可見的。不丹政府發展出一種國民幸福指數的架構,包括下列各項:健康、教育、生活水平、小區活力、時間使用、情感/心理健康等等。
不丹曾以高達97%的國民幸福指數,令世人驚異,并且證明一點,幸福指數與GDP無關。而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幾年前還成立了“全球幸福委員會”,由此可見,地球的幸福力,越來越被重視。
風里老師的幸福課,分享的是基于積極心理學之父 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 的研究,提出了 一個幸福公式,跟不丹的幸福指數架構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風里老師的幸福密碼更貼合國情、更接地氣。
幸福=錢 x健康 x性格 x精神生活質量 x壓力管理。
錢能否買到幸福?健康對幸福有多重要?性格是否會影響一個人獲得幸福?人際關系、生命意義跟幸福又有多大關聯?不懂壓力管理就很難獲得幸福嗎?公式里的每一個元素,都像是一個密碼,需要帶著深度而冷靜的思考去破解。
二、影響幸福的多要素
01 錢和健康,是幸福與否的基礎?
對于錢能否買到幸福,以往的心靈雞湯都會告訴你,錢是買不到幸福的。但風里老師的答案是:能!只是,你會買嗎?
有數據表明,人均GDP越高的國家,貧富差距越小,幸福感越強,如果貧富差距大,則富有的人幸福感會更強一些。從這個角度來說,金錢和幸福有一些關系。
但問題是,掙多少錢才是足夠的呢?要擁有多少錢才能讓幸福感持續得更久一點呢?
在現代社會中,經濟高速發展,我們通過科技、權力、軍隊、金錢等尋找滿足欲望的手段,可是這種滿足是階段性的,難以持久的。我們能用錢買到任何想要的東西,獲得一種幸福的體驗,但這種體驗往往是短暫的,實際上,這種幸福的滿足永遠落后于欲望本身,“所謂缺錢,就是你的欲望比你的收入多一塊錢,所謂富有,就是你的欲望比你的收入少一元。“滿足只是瞬間,不足才是永遠。有研究表明,當人們的基本需求滿足后,財富對幸福感的影響很小。
真正要掌握的是,不要成為錢的奴隸,學會花錢,而不是被錢花,實現心理上的財務自由,同時,不要養成太奢侈的生活習慣,比如超越自身成本和能力的消費習慣,學會理財,讓自己的生活質量不會為了一日三餐而奔忙。
在有了一定的錢財后,身心剛好也健康,其實就已經能體驗到很強的幸福感了。睡得好、吃得好、拉得好、性生活好,生命狀態處在一個非常放松、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是很多現代都市人羨慕和想達到的愿景。
現代人一方面擁有歷史長河上從未有過的演變機會,另一方面,內在卻又充斥著無盡的壓力與恐懼?,F代人在物質文明方面,雖然生活更方便、更舒適,但同時卻讓身心更緊張、更焦慮??萍嫉娜招略庐?,物質文明得到長足的發展,但是我們的智慧、心靈與身體健康,卻無法同時得到相對地提升。
這就直接導致幸福感的缺失和無力,同時也會讓疾病有機可乘,其實這也是可以提前預測的。
02 性格決定命運嗎?
血型跟性格的關系,想必不少人都聽過,但其實在心理學的研究里,血型和性格一點關系都沒有。但某些性格的人,會跟某一類疾病相關。風里老師提到心理學上的ABCD性格跟幸福是有關系的。
比如說A型性格的人都或多或少具備這樣的特征:急躁、愛生氣、討厭排隊、同時做好幾件事、沒時間享受生活、打斷別人說話、看某人不順眼等等,這類性格的人,如果身心健康,那真的是皆大歡喜,但是如果得病了,最有可能得的不是癌癥,而是心血管疾病。
B型性格的人,跟A型剛好相反,做事不緊不慢、任何結果都可以接受,知足常樂,不擔心未來,不在意別人怎么看自己,沒有遠大志向,生活悠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沒有強烈的愛憎。這類性格的人,大多很幸福,能夠壽終正寢。
而C/D型性格的人,獲得幸福的能力比較讓人擔憂,因為他們普遍有憤怒不表達,任勞任怨,覺得很多人不喜歡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有時覺得活夠了,不喜歡的事兒也盡力做好,喜歡的東西不舍得買,完美主義。這種性格,太委屈自己了,癌細胞就會長得很快,所以C代表了癌癥,D代表郁悶,癌癥+郁悶。
所謂的“性格決定命運”,也跟這些性格類型有關,如果你身邊有這幾類性格的朋友,不妨觀察一下他們的身體狀況以及他們的幸福感,是否受此影響,并建議他們作出一些調整,性格雖然很難改變,但是行為和看待問題、看待自己的方式是相對容易轉變的。
03 精神生活質量是幸福感的核心要素
風里老師認為,精神生活質量涵蓋關系、活動節奏、意義感、成就感等多個方面,是衡量幸福感的最重要的因素。
哈佛大學在1938年開展的成人跟蹤研究(The Grant & Glueck Study),追蹤了724個人從少年到老年的變化,從幾十年來的訪談資料和醫療記錄中,他們得到一個結論:良好的人際關系能讓人更加快樂和健康,而不是財富、名望或成就。
在兩性關系、親子關系、上下級關系、親友關系中,最關鍵的人際關系是:愛情。
心理學中關于愛情的研究比幸福還要早,因為愛情中的激情、親密、承諾,會讓一個人的生命狀態變得更加的積極、有意義,也會更有活力、以及獲得更大的成就。
由愛情衍生發展的其它關系,會因為愛情的順利和甜蜜,而變得更加和諧,同時,雙方在應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和挑戰時,也會更加自信和有力量,獲得的資源和支持也會更多,幸福感也會更強。
04 學會壓力管理,能大大改善生活
壓力為什么需要管理?因為壓力是很多健康出問題的原因。要管理壓力,首先要了解壓力來自何處,也就是壓力源。
期望、挫折、沖突、變化和思考人生是五大壓力源,而這些壓力源又跟三個東西有關,如果它們一致的話,就不會有壓力,不一致就會有壓力,高度不一致人就會瓦解,長期高度不一致就人就會得精神病。
這三個東西是:你認為你是誰?你希望你是誰?別人覺得你是誰?第一個是現實的自我,第二個是理想的自我,第三個是體驗的自我。三個狀態達到一致就是幸福。比如東施覺得自己跟西施一樣美,希望自己越來越美,但別人都說她很丑,那么她的內在就會產生壓力和沖突,會很痛苦。這就是壓力的來源。
搞清楚壓力的來源后,就要對癥下藥了,實施壓力管理的策略,風里老師認為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行動策略,改變環境,改變自己,換環境。
第二、認知策略,改變對生活的基本假設,使用自我防衛機制。什么叫對生活的基本假設?你努力就會成功,這是一種假設,很多人就是因為有這種假設才有痛苦;第二種假設,我對別人好,別人就應該對我好,這也是痛苦的來源。第三種假設,世界是公平的,惡有惡報,善有善報。心理學的認知療法提到,你對世界的基本假設都是錯的,你有這些假設就容易痛苦。
第三、情緒策略:運動、表達、心理支持網絡、宣泄、情緒管理。堅持運動,勇于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身邊有可以支持的人和朋友,有情緒發泄的途徑和方法,學會了解情緒和管理情緒。
管理壓力,簡單來說,就是先找到壓力源,選擇最佳的策略,然后行動減壓。這是方法,也是工具,能讓你迅速緩解壓力、改善生活。
三、幸福力是內在成長的基石
風里老師是資深的領導力顧問,有部分學員慕名而來,特別想了解如何提升自己的領導力。但風里老師卻偏偏不那么做,反而從領導力的基石:幸福力入手,在他看來,感知幸福和創造幸福的能力,是每位領導者都需要具備的一種能力,當你擁有了幸福力,把幸福輻射得更廣闊,自然會有人愿意跟隨,領導力便水到渠成。
有學員表示,信息爆炸時代,快餐式的“江湖派”有很強的煽動人心的本事,微信朋友圈里更是充斥著“幾大點”、“幾大條”的方法論、技巧論,神仙般的天花亂墜,讓人心潮澎湃,但回歸生活后依舊是一片懵。反而冷靜的“學院派”在不緊不慢中,啟發人思考,回家后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實用,風里老師就是這樣的風格。
“關于領導力,我們學了太多技巧了,真正的覺察自我還是要從人性出發。風里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表述,去點醒你,引發你內心的火花,碰觸你內心的細胞,讓你再去重視自己、審視自己,真正地去成長?!艾F場的一對夫妻不約而同地表示,講座引發了他們對幸福和領導力的更深入思考。
白巖松在書中曾這樣說道:“幸福這個詞,像一顆子彈,準確擊中忙碌的現代人的軟肋,是到了該慢下腳步想想我們因何而奔走的時候了。”
你幸福與否,不是因為這世界如何,而是你解讀它、看待它的方式,這是你內在唯一不變的力量。
講師介紹
李峰,筆名風里。
198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心理學系,1998年獲香港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曾在三大國際領導力咨詢機構任職:擔任蓋洛普上海研究總監、美國人事決策公司(PDI)資深領導力顧問、合益集團(Hay Group)中國區領導力測評總監,并開創了上海人才有限公司的領導力測評和發展業務。現為獨立咨詢顧問,著有《第一領導力》、《領導力語法》、《五大品質:卓越領導力心理基因解碼》等書。
他還是中國評價中心(assessment center)先行者。自2002年以來,幫助眾多企業建立評鑒發展中心,培訓大批人才測評師。
作為獨立顧問,風里的業務80%為培訓課程,10%為領導人才測評,10%為企業管理顧問和教練。
曾幫助萬科地產、華立集團、杭州人事局、以及國內外著名咨詢公司建立評鑒中心服務能力。曾為國航、美的集團、交通銀行、工商銀行、華潤怡寶、華潤雪花啤酒等國內企業,以及沃爾瑪、可口可樂、曼恩機械、斯道拉恩索等跨國公司,提供領導力評鑒和發展服務。也曾為百事通等行業開拓者測評和發展領導人才。
風里的培訓理念:“以評鑒為發展,從心理學看領導力”,課上使用心理測驗和管理情境模擬,現場反饋輔導,提升自我認知,形成業績導向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針對創業者和經理人的領導力語法系列課程,包括
o領導力語法:卓越領導力心理基因解碼(非職權影響力)
o領導風格:剛柔并濟的情境領導力
o戰略思維
o知人善任:關鍵人才的發現和發展(業績輔導)
?針對人力資源專業人士
o人才測評(評鑒-發展中心)認證課
?針對所有人
o領導者必知的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