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張匯款單》等4部深圳作品入選廣東重大現實與歷史題材扶持項目。
深圳商報2019年10月29日訊 (記者 魏沛娜)近日,廣東重大現實與歷史題材扶持項目簽約儀式暨全省長篇小說創作推進會在廣州舉行。獲得扶持的10部廣東重大現實與歷史題材扶持項目與廣東省作協進行了簽約。
記者了解到,2019年廣東重大現實與歷史題材創作扶持共收到申報項目189部,最終確定了10部扶持項目,其中深圳有4部作品入選,包括陳詩哥《一個迷路時才遇見的國家和一群清醒時做夢的夢想家》、徐東《詩人街》、吳依薇《二十二張匯款單》和孫向學《玉兒堂》。
據了解,現階段廣東文學具有“量大、面廣、后勁足”的特點。但廣東在長篇小說創作上存在“三少”:在全國叫得響、真正稱得上精品佳作的長篇小說仍然較少;具有中國氣派和風格、反映中國改革開放成就的現實題材力作仍然較少;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市場叫好的作品仍然較少。
“長篇小說是‘文學重器’,是文學創作中的巔峰,最考作家的精氣神。廣東已進入加快打造‘文學重器’的時間表。”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表示,實施廣東文學異軍突起戰略,推動廣東文學繁榮發展、走在前列,需要聚焦重點難點,優先發展長篇小說,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全省長篇小說創作,掀起新時代廣東長篇小說創作新的熱潮。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在關于廣東長篇小說創作的專題講話中表示,長篇小說對作家認知能力、思辨性和掌握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談及廣東長篇小說的發展現狀,李敬澤認為,廣東不僅是改革開放的前沿,更是文學發展的前沿,有著豐饒的創作資源、無窮無盡的故事。“廣東作家需要重新認識人們生活中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要更精彩地講好廣東故事和中國故事。”李敬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