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拉維·提德哈將做客“文化廣場讀書沙龍”。
深圳商報2019年11月01日訊 (記者 劉悠揚)2019年初,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大熱,引發全社會科幻熱潮。11月5日晚7點半,一部同樣探討人類家園感的作品、2017年坎貝爾獎最佳科幻小說《中央星站》的中文版,將在深圳舉行新書沙龍。該書作者、以色列科幻鬼才拉維·提德哈將來到深圳前檐書店,與青年科幻作家王諾諾、資深區塊鏈創業者羅金海,舉行名為“從科技前沿到人文反思”的《中央星站》新書三人談,暢聊科學與科幻、技術與社會的關系,以及對人類未來的設想。
本次活動是2019年“文化廣場讀書沙龍”系列活動之一,由中信大方、深圳前檐書店、深圳商報/讀創聯合主辦。
拉維·提德哈生于以色列,成長在集體公社基布茲,游歷世界各國,曾搭著綠皮火車來過中國。在國際科幻界,他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新銳作者,在7年內橫掃了包括軌跡獎、坎貝爾獎在內的16項科幻大獎。他的作品,曾擊敗斯蒂芬·金和喬治·R.R.馬丁,斬獲世界奇幻小說最佳小說獎。拉維不僅是一位科幻作家,也是中國科幻作品的推廣者,他主編的《世界科幻巔峰叢書》系列選集,向世界譯介了許多中國科幻作家。他本人也和國內許多知名科幻作家都有多年的交往,在新書《中央星站》的序言中,他寫下了世紀之初在中國的經歷。
《中央星站》是拉維的代表作之一,這部獲得了2017年坎貝爾獎最佳科幻小說獎的作品,最近才由中信出版集團首次引進國內。拉維在書中塑造了一個科技失控、數據泛濫的世界,地球淪為垃圾場,人們殖民太空。在特拉維夫的中央星站,25萬無家可歸者混雜而居,基因孩子、節點人類、增強元人類、數據吸血鬼、機械改造人、棄物之王、造神藝術家……中央星站,這個連接著地球與外太空的星際樞紐,上演著異常繁復的生命圖景。
當大數據被廣泛應用,人們的生活是否還有隱私?當一切都變得虛擬,真實的體驗和情感還重要嗎?當人工智能的開發越走越遠,人到底何以為人?對這些問題的關注,正是拉維·提德哈寫作《中央星站》的初衷。
據悉,“文化廣場讀書沙龍”是深圳商報·讀創企業家讀書會主辦的線下讀書公益活動,由全民閱讀推廣基金支持,分為“深圳學人”“人文講座”和“商業課”系列,活動將持續至年底,將陸續邀請作家、學者帶著自己的新書,就當前的讀書熱點和熱門書籍與讀者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