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圖》真跡沉浸特展”海報
深圳特區報2019年12月20日訊(記者 劉莎莎)2019年歲末將至,一場令人期待的藝術特展于昨日正式拉開帷幕——由深圳市至正文博集團主辦、深圳至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圖》真跡沉浸特展”,于2019年12月19日至2020年5月28日在深圳市南山區中國華潤大廈B1層藝術中心美術館開展。
據悉,此次展覽由策展團隊——至正文化歷經18個月悉心籌備,期間,團隊成員與大量的藝術專家針對該作品進行了高頻率、多維度的交流與研討,最終選擇了以更為適合大眾欣賞的方式、結合豐富的高精尖科技手段,向觀眾展現這一幅跨越將近500年的曠世珍寶。為期5個月的展期中,觀眾們可以近距離直面這一幅“盛世長卷”,細品個中藝術韻味,深入了解畫作中所描繪的每處細節。
仇英,是我國明代最具代表性的畫家之一,與沈周、文徵明、唐寅齊名并稱“明四家”,又稱“吳門四家”。仇英擅畫人物,又擅水墨、白描,畫史評價他為追求藝術境界的“仙人”。此次展出的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圖》(深圳本)是仇英采用青綠重彩工筆描繪明代蘇州熱鬧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風情的巨作。整幅畫卷長7.98米,高0.395米,畫面共出現人物約1300人,以及為數眾多的車、船、動物等,其中人物高不盈寸,卻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人物的身份、表情。畫中還描繪了天平山、運河、古城墻……當時蘇州地區標志性建筑皆清晰可辨,整個畫卷充滿山清水綠之明媚。它真實地反映了明代中葉江南一帶經濟、文化、民俗等社會狀況,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和藝術價值,是名副其實的“盛世長卷”。
隨著深圳人藝術鑒賞水平的不斷提高,如何突破傳統藝術呈現形式,增強觀眾對藝術創作與藝術作品背后故事有更深層次的認識,突破藝術“被仰望”的尷尬,將藝術價值通過更富創意性的形式傳遞,運用藝術IP的特性,讓更多人了解藝術品背后的故事并以有溫度的人格與消費者溝通,讓藝術回歸生活從而豐富人們的精神訴求,這是策展方著力的一大方向。因此,這次“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圖》真跡沉浸特展”,策展方將全面應用目前業界領先的云計算、5G、AI人工智能、大數據、VR虛擬現實、動作捕捉技術等技術,對原畫中所描繪的繁榮景象和市井文化進行“再次還原”,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一秒入畫”。展覽的學術性與互動性相交融,讓觀眾在感受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魅力的同時,開始一場意義非凡的時空穿越之旅。
讓人驚喜連連的是,展館另設明代吳門畫派精品展,此展免費對外開放,展出數十件明代精品,其中包括明代“明四家(吳門四家)”的作品:沈周的《幽居圖》、文徵明的《溪山亭臺圖》、唐寅的《梅竹圖卷》、仇英的《璇璣圖》,以及明代著名書畫家董其昌的《行草李白張渭詩卷》等,讓觀眾可以近距離欣賞中華傳統藝術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