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王奮強文/圖)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光明惜物博物館今起推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28大杠”》主題特展,多輛不同品牌的老式自行車,以及標牌、年檢牌、自行車證件、車燈、鈴鐺和書籍等共約150件相關物件,將帶你重溫曾經的歲月,感受時代發展和變遷滄桑。
那個年代,騎自行車也是要行駛證的
脫落的油漆,斑駁的銹跡,發黃的紙頁,歲月的痕跡在這里變得具象而有形。對于60、70、80后來說,自行車或許是童年記憶里最清晰的標識之一。在冰箱、冰柜很少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炎炎盛夏,無論鄉村,還是城鎮,經常可見生意人騎著28大杠單車載著寫有“冰糕”字樣的木箱到處吆喝賣冰棒;在那個沒有快遞的年代,所有信件、包裹都是由郵遞員騎著綠色的自行車送到人們手中;擁有由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和收音機四大件組成的“三轉一響”,更是一個家庭過上“小康生活”的象征。
“隨著交通工具不斷迭代,高大且略顯笨重的‘28大杠’漸漸退出人們視線。但在很多人心中,它承載著太多回憶。”惜物博物館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道,這次展出的自行車相關物件與博物館其他藏品一樣,是他在20余年間慢慢搜集積攢下來的。本次特展經籌備一個月時間,于5月16日正式開展,將持續展出3個月。
惜物博物館位于光明紅木小鎮,面積約550平米,展出500多件藏品。藏品以紅色元素為主線,涉及文獻史料、書報刊物、抗戰等物品,同時,還展示了解放初期、知青歲月、改革開放初等時期的生活、生產老物件,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以代入式體驗,再現生活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