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孩子太少了。成人們大都熱衷名利,沒有注意身邊瑣事、細嚼人生滋味的余暇與余力,即沒有做孩子的資格。孩子們呢,也大都被考試、分數等弄得像機器人一樣,失卻了孩子原有的真率與趣味。”豐子愷在其隨筆集《率真集》中如是說道。
豐子愷生于1898年,浙江嘉興石門鎮人,以漫畫及散文聞名于世,是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率真集》是豐子愷自編自選的經典隨筆集,近日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發行,這是《率真集》問世七十余年來,首次以簡體形式出版發行。該書初版于1946年,此次出版嚴格依據原版修訂,罕見非他人選編,篇目無增刪,在內容上原汁原味呈現作品本來樣貌。
關于定名《率真集》的原因,豐子愷在序言中說道:“此等文稿,雖無足觀,但皆出于率真。”率真,這是自然的,書中處處可以表明;至于文稿本身,不僅非不足觀,而且大為可觀,實為豐氏大成之作,完美展現了“一個與人無爭、無所不愛的人,一顆純凈無垢的孩子的心”,令人慨嘆作者不愧為影響幾代人的文藝大師。
《率真集》收錄文章26篇,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收《辭緣緣堂》《為青年說弘一法師》《悼丏尊師》《沙坪小屋的鵝》《“藝術的逃難”》等,多為記敘性散文,或講自身的經歷,或陳述對親友的回憶,情深意切,很合“率真”的集名。中卷10篇,全是談藝術的文章,如《藝術的展望》《藝術的園地》《藝苑的分疆》《藝術的眼光》《藝術與人生》《藝術的效果》等,淋漓盡致地呈現一位藝術家應有的藝術洞見和率真之氣。下卷9篇,收《吃瓜子》《作父親》《我的孩子們》等篇什,“注意身邊瑣事,細嚼人生滋味”,表達了對昔日情景的依戀,“讀之,覺其中亦有率真之語”。
豐子愷一生崇拜孩子,這在《率真集》中不難看出。可以說,該書集中體現了豐子愷為人為文的風格,“我不但喜歡孩子,并且自己本身是個孩子——今年四十九歲的孩子。因為是孩子,所以愛寫沒有什么實用的、不深奧的、瑣屑的、輕微的事物,所以對萬物有豐富的愛,所以真率。”他對民族最大的憂慮,就是恐怕人們全是大人而沒有孩子,連嬰孩也都是世故深通的老人。他用他的隨筆,告誡讀者要警惕“大人化”“虛偽化”“冷酷化”“實利化”。
豐子愷的隨筆、漫畫,影響了幾代人,一直備受推崇,為朱自清、巴金、朱光潛、林清玄等名家所激賞,日本文豪谷崎潤一郎也異常嘆服,《率真集》依照原版附谷崎潤一郎三千字長評,夏丏尊傾情翻譯,權威解讀豐氏隨筆的率真氣息。在谷崎潤一郎這篇長評中,《率真集》著者豐子愷,被認為是“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任何事物一到他的筆端,就有一種風韻”“寫得那樣有趣,正是隨筆的上乘”“詩趣橫溢,非常地好”“陶淵明王維那樣的人物”。
長評中,我們還可以讀到這樣一個評價,即豐子愷在海派文人中好比“鶴立雞群”。豐子愷本人也贊同這點,他相信文藝創作是自然的,不期然而然的,不應該一味講“得失”,所以愛寫“沒有什么實用的、不深奧的、瑣屑的、輕微的事物”的文章,的確可以說與眾不同、鶴立雞群。“雞是可以殺來吃的,營養的,滋補的,功用很大的。而鶴呢,除了看看而外,毫無用處!倘有煮鶴焚琴的人,定要派他實用,而想殺他來吃,他就戛然長鳴,沖霄飛去,不知所至了!”
現在可以看到,恰恰是這些“沒有什么實用的、不深奧的、瑣屑的、輕微的事物”的文章,讓一代代的讀者感受到了濃郁的人情味,感受到了一位杰出藝術家對世間萬物的豐富的同情與愛。
《率真集》裝幀也很有特點,豐子愷手書簽名影印,插入原版圖書封面照片;封面五色印刷,配圖為豐氏經典漫畫《小貓親人》,書名字體采用爨寶子碑,樸厚古茂的氣息也很合“率真”;內文采用進口輕型紙,保護讀者視力。
《率真集》愿所有在世間流放的孩子,都能永葆真率,永遠對萬物懷有豐富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