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億名用戶、1755萬名作者、超過1600萬種作品……蓬勃發展的中國網絡文學擁有龐大的市場容量的同時,卻也頻頻遭遇盜版之苦。花幾元就可以買幾本連載完結的小說、打開某網站就能免費閱讀小說,這些不斷花樣翻新的盜版行為,既侵犯了作者和授權平臺的權益,又損害了整個網絡文學行業的生態。
近日,閱文集團發布“正版聯盟”公告,展現一系列打擊盜版成果,并推五大實質舉措打盜版,再次將網文作品的版權保護話題拉到公眾視野之中。
據行業數據,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總體盜版損失規模為56.4億元,移動端盜版損失同比上升10.4%,侵權方利用新技術不斷變化形式、躲避監管,網絡文學盜版黑色產業鏈仍舊頑固。
有作者說:“但凡有一定知名度的網絡作家,只要發布的新作品達到一定字數后,從手機端網站、APP以及幾乎所有的自媒體方式上,都將出現盜版,目前來講,幾乎無網絡作家能夠幸免。”這種說法并不夸張。當投訴作品被抄襲或盜貼后,才在這個網站剛剛消失,可不一會兒又在另一個網站“春風吹又生”。網文作家“憤怒的香蕉”憤而感慨:“一個起點中文網,有成百上千的盜版網站在上頭吸血”。
網絡文學盜版亂象由來已久。與影視、音樂等行業相比,網文領域的版權保護難度更大、形勢更嚴峻。一方面,體系化規模化的利益鏈條,如中小型盜版網站與廣告聯盟等,使得侵權盜版行為有利可圖。另一方面,文學作品的文件存儲介質占用空間小,盜版成本低廉,新的盜版站點不斷出現。
近年來,網絡文學行業打擊盜版侵權的力度正在不斷加強。2019年,頭部盜版網站“筆趣閣”和“菠蘿小說網”被關停,但網絡上又出現了一系列打著“筆趣閣”帽子的盜版網站。在本次發布的“正版聯盟”公告中,閱文強調對網絡文學侵權盜版“零容忍”。閱文承諾,將不計代價、長期不懈地開展維權行動。據了解,2016~2019年間,閱文投訴下架侵權盜版鏈2644萬條,處置侵權盜版APP4364款。
盜版給行業帶來巨額損失,更嚴重影響了網文作者的切身利益和創作熱情。有專家認為,面對網文盜版打擊難、維權難、海外盜版失控等問題,需要利用立法、司法、技術等多種手段繼續加大打擊力度,維護行業正氣。(記者 魏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