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6月18日訊 (記者 湯莎)6月17日,深圳召開社會足球場地建設工作會議,明確深圳將建設一批重點體育工程,包括光明足球特色小鎮、筆架山體育公園、市體育中心改造、深圳佳兆業足球訓練基地等項目,同時盡快啟動中山公園、粵海體育休閑公園、沙埔圍體育公園等一批公園球場建設。隨著球場規模日益壯大,深圳足球改革發展的特色之道將愈加寬廣。
自2015年《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審議通過后,深圳足球改革大步邁前,而源源不斷輸送改革動力的正是球場建設。2017年,深圳印發了《深圳市足球場地設施規劃建設實施方案》,將球場建設的任務分解至各區,壓茬推進。據最新統計結果,我市現有足球場規模已逾上千片,短短三年新建逾400片場地。
深圳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
得益于球場建設,深圳足球改革發展有了硬件支撐,足球行業管理職能轉移、后備隊伍人才培養、政府購買服務等足球改革發展相關工作都十分有序推進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以在建的“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為例,該項目一期工程將在今年8月底竣工,以此為依托的深圳青少年隊伍訓練、足球國內外交流、各級訓練營、師資培訓等將高質量推進,體育設施的輻射效益在不斷積聚。
福田保稅區萬利達大廈2期樓頂足球場
去年10月,深圳市被中央列為第二批城市社區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試點城市。結合“先行示范”的高標準意識,深圳通過綜合利用、修繕改造、新建擴容的建設方式,緊密結合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城市更新、舊城改造等工作,通過改造利用既有建筑及屋頂等空間,合理利用公園綠地、市政用地等場地,探索足球場地建設新模式,既為足球運動在全國蓬勃發展奠定堅實的設施基礎,也切實彰顯著先行示范區的示范引領作用。
福田中心公園足球場
今年5月上旬,省體育局有關領導實地考察深圳,充分肯定福田區創新利用污水廠上蓋進行足球場建設、南山區利用地鐵上蓋進行足球場建設、寶安區委區政府掛點督辦并將球場建設任務納入街道績效考核等經驗做法,深圳“質量為先”的球場建設理念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