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激活深圳非遺生命力,相關話題播放量突破30萬
2021-08-18 17:25
來源: 深圳新聞網

?新媒體激活深圳非遺生命力,相關話題播放量突破30萬

人工智能朗讀:

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8月18日訊 (記者 原文奇 袁征一方)長沙臭豆腐制作、川菜烹飪、京劇、蘇繡……來自各個地區的非遺項目不斷活躍在抖音熱榜,展現了不同省市的文化形象縮影。在抖音,全國各地的傳統民俗、傳統技藝、傳統戲劇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被濃縮在短視頻中,復雜的制作工藝被分享傳播,古老的非遺故事離現代生活不再遙遠。截至2021年5月,抖音非遺開播主播數同比增速達39%,非遺創作者作品播放量增速達170%,分享量增速更是達到256%。一幀幀畫面,是精湛技藝的傳承,更是滄桑歷史的結晶。而在深圳這座年輕、包容的城市,非遺文化也展現出了獨特的融合性與多樣性。當深圳非遺遇見短視頻,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魚燈”“麒麟舞”等非遺活動走進社區

8月10日,在中信城市廣場,冀派內畫第四代傳承人萬歡正在一筆一畫教志愿者們學習內畫的基本技巧。這場非遺內畫培訓活動,是深圳市南園街道“非遺在社區”的項目系列活動之一。像這樣的活動還有許多,皮影制作技藝、埔尾茶果制作技藝、池上奶茶茶藝等等,活動內容豐富多樣,形式有趣新穎。參與者有還在念小學的“好奇寶寶”,有忙里偷閑的上班一族,也不乏頭發花白的老年朋友。深圳日益豐富的非遺資源與非遺活動,逐漸進入市民的視野。

截至目前,深圳區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62項,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有7項,包括燈舞(沙頭角魚燈舞)、獅舞(松崗七星獅舞)、麒麟舞(坂田永勝堂舞麒麟)、麒麟舞(大船坑舞麒麟)、祭祖習俗(下沙祭祖)、中醫正骨療法(平樂郭氏正骨法)、中醫診療法(賈氏點穴療法)。與此同時,深圳一系列的非遺活動也陸續開展,如鹽田區的“沙頭角魚燈節”,龍華區“麒麟文化節”,南山區“辭沙祭媽祖大典”,寶安區的“三月三廟會”等等。當非遺文化走進社區,逐漸被看見、被傳播,古老的文化又煥發出了新的光彩。

 

新平臺開啟非遺傳播新方向,“深圳非遺”相關話題播放量達35.5萬

伴隨非遺文化重煥熠彩的,是深圳文化產業的強勢崛起——傳統技藝與現代文明在這里相融相生,美好生活的氣息撲面而來。據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美好城市研究報告》,深圳以城市繁榮度9113分居全國美好城市指數第二。

城市的美好繁榮,映射在了數字孿生的短視頻平臺中。通過線上短視頻平臺,故事得到流傳,美好生活得到關注。

過去一年,抖音上國家級非遺相關視頻數量同比增長188%,累計播放量同比增長107%。非遺相關話題數量及播放量逐步攀升,2021年5月,“非遺”相關話題視頻分享量同比增長454%,“深圳非遺”相關話題累計播放量達到35.5萬。在#深圳非遺的話題下,關于深圳傳統盤菜做法的視頻大受觀眾喜愛,獲得近2000點贊。視頻創作者@深圳原居民“圍頭人”說道,“舊時深圳都有吃傳統盤菜的文化,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傳統活動也慢慢淡化了。”如今,盤菜在抖音重新進入年輕一代的視野,獨特的傳統美食文化在這里得到關注與傳承。

新媒體開拓非遺傳承新渠道,85位手藝人在抖音電商年入百萬

目前,深圳區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有162人,其中國家級3人,省級24人,市級30人,區級105人。每一個傳承人都代表了一種文化,每一種文化都為城市美好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不得不說,在新媒體直播平臺的助力下,傳承人有了更寬闊的線上傳承渠道。從抖音的開播側看,截至2021年5月,非遺開播主播數增速達39%;2021年7月,#尋找非遺合伙人、#看見手藝等話題累計播放量分別達30.9億、61.0億。而在看播側,直播觀看總時長增速達516%,直播時用戶加入粉絲團次數同比增速達684%。不斷壯大的興趣用戶群體,為非遺的傳播打開了新的市場——85位手藝人(其中包含10位非遺傳承人)在抖音電商年入百萬,非遺傳承人帶貨總成交額較去年增長15倍。在抖音,手藝人越來越多地被看見,傳承人也在傳播非遺文化的道路上更有信心。

[編輯:陳昕辭]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每天被 | 亚洲另类国产综合第一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网 | 日本一区二区亚洲 | 免费视频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