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 ·深圳新聞網2021年12月28日訊(記者 張俊達)近日,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受邀走進廣西百色,重點采訪了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情況及發展舉措、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合作、鄉村振興走向富裕之路。
廣西百色是由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幫扶的貧困地區,如今已逐漸變為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崛起為千億元“中國—東盟”新興鋁產業基地,榮獲“全國營商環境質量十佳城市”“2020十大最佳投資創業城市”。
“老少邊山庫”孕育千姿百色
壯美紅城百色是廣西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同時也是集“老、少、邊、山、庫”于一體的特殊地區,是老一輩革命家發動著名百色起義的革命老區,少數民族人口占87%,各少數民族共同創造了燦爛多姿的文化,黑衣壯文化、壯族嘹歌文化等被列入國務院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評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百色與越南接壤,山區占總面積的95.4%,廣袤的山區孕育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中鋁土礦、銅礦、水晶、褐煤等儲量居廣西首位,特別是鋁土礦可開采儲量達7.5億噸,遠景儲量在10億噸以上,約占全國儲量的1/4。同時,這里是珠江源頭生態安全屏障,全市森林覆蓋率達72.5%,林地面積4310萬畝、森林面積4109萬畝、森林活立木蓄積量1.23億立方米,均排廣西第一,是“國家森林城市”。廣袤的山區同時也曾令百色成為脫貧攻堅的重點地區。
甩掉貧困“帽子”邁入開放新時代
百色曾是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幫扶的革命老區,如今甩掉了貧困的“帽子”,實現了“整個百色地區能夠同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小康”。灣區媒體在采訪中了解到,百色過去5年實現102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9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2個貧困縣(市、區)全部摘帽,2020年獲廣西自治區績效考評“一票贊成”,多個全國現場會在百色召開,一批典型經驗在全國全區推廣,深圳小鎮成為東西部扶貧協作示范性工程,黃文秀等一批先進個人、百色市委等一批先進集體獲得黨中央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表彰。
如今百色發展迎來全域開發開放新時代。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成為國家發展戰略,也是全國首個地級市全域覆蓋的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打造面向東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要平臺。百色地區生產總值2020年突破1000億元,達到1333.7億元,鋁產業進入廣西千億元產業集群行列,基本建成全國生態型鋁產業示范基地。百色巴馬機場航線實現直轄市和長三角、珠三角主要城市全覆蓋,旅客年吞吐量突破20萬人次。右江航道提升到Ⅲ級標準,百色港年通過能力達1439萬噸,千噸級船舶可直達粵港澳大灣區。
村莊變景區 生態變產業
22日下午,采訪團來到位于凌云縣的浩坤湖景區浩坤村,這里湖山秀美,宛若仙境。據介紹,浩坤湖景區是浩坤湖旅游扶貧示范區核心區域,也是凌云縣旅游扶貧產業的一張新名片。浩坤湖湖面達20平方千米,是凌云縣最大的一片水域,跨伶站、下甲兩個鄉鎮,湖面寬闊,水質清澈。但2015年前這片美麗的水域,并沒有給周邊的鄉村帶來豐盈的回報。浩坤湖周邊的弄福、陶化、初化、浩坤4個村2015年貧困發生率均在50%以上,特別是陶化村貧困發生率達到了78.82%,“一灣綠水映石山,四面透風貧苦寒”是浩坤村的真實寫照。
2015年國家提出全面實施“精準扶貧”,凌云縣委以浩坤湖景區景點為引爆點,開發建設浩坤湖景區,環浩坤湖山水生態體驗區規劃面積980.5公頃,規劃實施項目40個,總投資8.97億元。2017年來,實現景區戶均年收入增加4000余元。2021年1月至10月實現接待游客量10.53萬人次,實現總收入767.7萬元,其中國慶期間接待游客11395人次,運營總收入86.53萬元,增長幅度為百色周邊景區最大之一。
采訪團第二站來到凌云縣“泗水繽紛”田園綜合體項目平懷村,只見寬敞的柏油路穿過桑樹林進村入屯,一棟棟具有民族特色的樓房依桑而建,村子里步步皆景,處處如畫。據介紹,凌云縣重點改造提升“泗水繽紛”沿線14個村莊風貌,按照“一村一特色”主題,實現“村莊變景區、文化變體驗、生態變產業、能人變創客”四變的做法,深入挖掘每個村莊民族民俗的特色,力爭將彩架、平懷、平里等沿線村寨打造成3A級景區,與沿線浩坤湖景區、泗城古府景區、茶山金字塔景區等串連成線,全力打造凌云全域旅游示范帶。“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一條山川壯美、鄉村振興富裕之路正在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