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19年9月11日訊 本周五就是中秋節,這是中國人除了春節外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臨近國慶,更是為節日增添了一些喜慶的氣氛。
近日,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中秋消費數據顯示:節前兩周全國月餅銷量是去年同期的1.52倍,而月餅、糕點類禮券的銷量為去年同期的2.6倍。同時,全國范圍內月餅的異地訂單是去年同期的2.07倍,其中3-6線城市的消費需求增長強勁。
京東促進供求效率提升助力消費升級
月餅是中國人在中秋節的時節食品,又稱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因此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購置月餅。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月餅銷量前三位依然為北上廣(廣東)所“占據”,但是西北、東北地區的銷量增幅喜人,其中同比增幅最大的是新疆,銷量同比為200%,其次是遼寧、黑龍江、陜西、山東、河南、江蘇。
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京東24小時配送服務覆蓋到大陸地區所有行政區縣及周邊鄉鎮、助力消費升級。今年節前,較低端月餅的銷量占比大幅降低10%以上,購買中端月餅的用戶占比迅速擴大,其中山東、江蘇、遼寧、陜西、河南、重慶等省市的增長率名列前茅,而“500元以上”的高端月餅銷量雖然絕對值不大,但占比增長近一倍。
同時,京東有效促進零售行業供應鏈的整體效率提升,改善消費者體驗。山東、遼寧、陜西、河南、重慶、內蒙古等省區對中高端月餅的需求提升了1.3倍。
傳統口味王者歸來混裝“全家桶”大受歡迎
作為傳統美食文化之一的月餅,歷經千年,衍生出多種經典口味,比如“蓮蓉蛋黃”餡的月餅銷量是去年同期的近1.8倍,牢牢把握“國民舌尖”第一名,其次是五仁、火腿、豆沙、奶黃和水果。雖然近年來一些新奇口味層出不窮,但依然是“撼山易撼蓮蓉蛋黃難”。
除以上口味之外,安徽、福建、江蘇、廣東、廣西、海南等東南沿海地區的消費者比較喜歡“黑芝麻”;而“棗泥”更受北京、河北、河南、黑龍江、山西等北方地區的消費者青睞,重慶、云南、貴州、湖北等省份的消費者則偏愛“鮮花”口味。在浙江、廣東等地區,“榴蓮”味也較受歡迎。在全國范圍內,“榴蓮”、“紫薯”和“鮮花”月餅的銷量都是去年同期2倍以上。
與此同時,“混合口味”銷量是去年同期的2.7倍,接近總銷量的48%,意味著消費者越來越趨向于選擇不同口味混合包裝的“全家桶”。
中國幅員遼闊,月餅與各地飲食習俗相融合,發展出廣式、京式、蘇式、滇式等月餅類別,被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從銷量上看,蘇式月餅最受歡迎,其次是廣式、京式,但銷售額最高的為廣式月餅。“廣式月餅”以廣東為核心,向湖南、江西等華中地區輻射,銷售額在當地銷售額占比TOP5的地區為廣東、海南、廣西、湖南、江西。“蘇式月餅”在全國分布更為平均,有21個省市的“蘇式月餅”銷售額在當地占比超過30%,占比排名前五地區為河北、山東、江蘇、甘肅和四川。“京式月餅”以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華北地區為主要銷售區域。
異地訂單數量大增:通過京東傳遞節日祝福
中秋之禮寄相思,中秋期間不少人因學業、工作、旅游等原因,無法與家人、朋友一起過節,轉而通過京東傳遞他們的禮物、表達心意。據悉,2019年全國范圍內月餅的異地訂單是去年的2.07倍,其中增長最快的省份(自治區)是吉林、陜西、黑龍江、內蒙古、甘肅和江西。
根據京東的數據分析,2019年月餅消費市場的兩大特征明顯,一是低線市場的異地訂單增長迅速,江蘇、廣東、安徽、河北、河南的中小城市、縣域、農村收到異地訂單最多。這得益于京東智能產業鏈的升級革新,以及京東物流在全國各線級城市布局的持續完善。海南,甘肅,新疆、內蒙古和吉林位列“收到外地親友寄來月餅占比最多省市”TOP5。
二是1-2線城市向3-6線發送的訂單數量上漲、金額增加。廣東、北京、江蘇、四川、上海、山東、河南、浙江、河北、湖北是向異地(3-6線城市)發出訂單最多的省市。其中廣東省用戶發送的外省訂單最多送往湘、鄂、桂;北京市輻射冀、魯、豫;上海市則輻射皖、蘇、贛。
分析人士指出,大城市集聚了大量外來人口就業、生活,因此通過1-2線城市向低線市場傳遞消費理念和品類,甚至形成“指導性”消費,對推動全國性消費升級有一定意義。
另一方面,通過“24小時達”,京東將為全國消費者尤其是四至六線城市享受同等時效的極致物流服務提供便利,加快平臺上豐富、優質的商品送達;同時通過基礎設施完善和物流服務滲透,將大大激發低線市場消費活力,同時拓寬當地農產品和產業帶上行渠道,助力區域經濟發展、激發中國經濟活力。
上海杭州女性持家廣州深圳男人會過日子北京爺們兒最任性
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豐富、更實惠的選擇,京東在節前還聯合各大月餅品牌、廠商開啟特賣專場等促銷活動,讓越來越多物美價廉的商品走進消費者的視線。
據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五城市的消費數據研究顯示,上海地區下單客戶中72.7 %的人對促銷信息反應積極,其次為北京。而同為江浙滬地區的杭州客戶最“不差錢”,深圳次之。
但若以性別區分,五城促銷敏感人群中,長三角地區上海、杭州都是女性略多于男性,而珠三角地區男性比例卻高于女性,其中深圳男生是最會過日子的老鐵,而北京爺們兒最任性,買月餅買的就是個feeling。
3-6線城市:女性“敗家”?不對!
按照各省市的低線級市場消費數據統計,東南、西北、西南各省市的消費者對價格信息的敏感度差異較大。
“不差錢”前六位省份為:貴州、浙江、云南、福建、廣東、四川,地域上分別是東南沿海浙閩粵地區,和西南三省云貴川地區。
而西北地區用戶則是對京東平臺上促銷信息的反應最為積極的群體,西藏、青海、新疆、寧夏分列前四,第五名是西南地區的重慶。
然而,當對不同性別的用戶進行消費習慣分析時,發現女性明顯比男性更理性,更“勤儉持家”。
在西南地區有高達88%的女性消費者對京東平臺的促銷信息反應非常積極,同時也非常在意商品的歷史評價,其次是西北地區(82%)、東北地區(78%)。
口碑傳遞:體現不同年齡段的需求
網上購物,如何確定某件商品真的物有所值?——看“好評”和“差評”啊!據京東公布的數據,全國用戶有67%的男性和72%的女性非常在意其它消費者的評價與留言,在華東地區的女性消費者中,對評價敏感者占比超過80%。
另一方面,評價的內容也提現出不同年齡層次消費人群的不同需求。53.27 %的25歲及以下的用戶對京東平臺上銷售的月餅評價集中在:“正品”、“商品不錯”、“味道不錯”、“口感好”,12.63 %的評價在于“比超市便宜”、“價格便宜”。說明年輕消費者更關注月餅口味、外觀與品質,其次是價格。
而在26-45歲用戶中,43.38 %的評價集中在商品品質,18.6 %的評價指出“給老人買的“、”家人很喜歡”,15.71 %認為“服務很好”、“發貨快”,再次是“比超市便宜”、“價格便宜”。這一差異體現出不同年齡段的消費的需求都在京東平臺得到滿足。
節日帶火大閘蟹和酒類、堅果消費
節日臨近,除了月餅,酒類、堅果、蜜餞等同樣銷量上升,節前兩周的葡萄酒、白酒的銷量是平日的約1.6倍,主要偏男性消費者購買;而女性消費者偏愛堅果、蜜餞,節前兩周的銷量是平日的1.44倍。此外,食品禮券的銷量是平日的2.6倍,海鮮水產銷量是平日的1.74倍。
記者了解到,在8月底舉辦的2019 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上,科技部公布了最新一批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宣布依托京東集團建設國家新一代智能供應鏈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領銜智能供應鏈國家戰略發展。
行業專家認為,建設智能供應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從上游來看,可以提升產業資源配置能力、協同能力及服務支撐能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幫助傳統企業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從消費端來看,則意味著消費者可以便捷享受到“好產品”、“好價格”、“好服務”、“好體驗”,甚至更加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全方位滿足現代消費者的需求。(田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