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的廣東,氣候依然炎熱濕潤,如何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又能食得放心?近日,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用燒臘制品,以及預防野生毒蘑菇、河豚魚中毒的風險警示。
天氣炎熱,食物在空氣中暴露后容易受到環境中的微生物、致病菌污染。對此,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市民,燒臘制品在購買后應該盡快食用,盡量避免長時間在常溫條件下存放、造成食物受污染而帶來的食用風險。廣州市場監管局有關專家特別提醒,白切雞在追求味道鮮肉質嫩的同時,要注意徹底煮熟,降低食品安全風險。
雖然已進入秋季,但是由于廣州地區氣候潮濕溫熱、地處珠江出海口,適合菌類生長、河豚魚繁殖,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市民、農產品經營者以及餐飲單位不要自行采摘、捕撈、食用、制售野生蘑菇等菌類和河豚魚。
近年來,廣州白云山、華南植物園、帽峰山、天鹿湖、火爐山以及蘿崗、花都、增城、從化等山區都有發現白毒傘、裂皮鵝膏、灰花紋鵝膏菌等劇毒蘑菇生長。而廣州市番禺、南沙區的河涌地區時有捕獲河豚魚,發生食用河豚魚中毒風險較高。
市民如發現違法經營野生蘑菇、河豚魚的行為,應撥打12345進行舉報。(記者馬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