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河南省目前已有近2萬家餐飲單位“后廚上網”。今年年底前,河南18個省轄市城區的餐飲單位將全部按要求實現攝像頭全覆蓋,讓后廚操作通過互聯網監管平臺“實時直播”。
對食品安全問題,很多群眾通常以自己的認知作為判斷標準,靠視覺感官來評判,無法看到食品在制作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只有讓食品制作“看得見”,保障群眾的知情權與監督權,才能有效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目前,近2萬家單位“后廚上網”,各餐飲單位按照標準在后廚各個區域安裝攝像頭,實現對清洗、切配、烹飪、留樣、消毒等全流程實時監管,提高了“明廚亮灶”的透明度和覆蓋率,讓人民群眾真正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值得點贊。
通過“直播”,群眾能從以往“可感”轉變為“可視”“可知”“可查”,可以對餐飲單位廚房的食品清洗消毒、切配烹飪、涼菜加工和環境衛生等環節進行監督,防止不安全制作行為發生。同時,也有利于敦促餐飲單位和員工履行主體責任,增強自律,自覺遵守相關食品安全制度,加強內部管理,把好餐飲食品衛生質量關,確保加工、制作、銷售的食品安全。
當然,“后廚上網”把餐飲單位的食品加工制作場所和過程公之于眾,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比如,對購進的食材、廚房內的檢測儀器和消毒柜等能否有效監督,對廚師的資質證、健康證能否有效監督等,這些問題也要搞清楚。食品加工要真正走上“陽光大道”,還需要加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