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食品快檢抽檢工作。
南山區“一街一車一室”團隊戮力齊心,守護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隨著深圳首個“一街三室”布局快檢室在沙河街道建成、深圳第一支食藥督導員隊伍設立、深圳首個熟食中心群在粵海街道落成……南山區食品安全建設工作一年一個新臺階,食品安全監管水平不斷提升,這一切,均離不開南山區委、區政府對南山區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視與支持。面對南山區民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和重視,南山區委、區政府始終勇于擔當,堅定落實相關工作,以實干踐初心,以實績聚民心。
據了解,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在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方面有關要求,南山區委、區政府一直致力于全面提升轄區食品安全綜合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努力構建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奮力把南山建設成為人民群眾滿意的食品安全示范城區。隨著南山區食品安全系列工作的深入開展,南山區委、區政府在市民群眾“看不見”的背后,對轄區食品安全領域每項工作的重視和堅持,逐漸顯露出更多“看得見”的實效。
打造食品安全檢測網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據了解,為推進深圳創建全國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進程,督促市場落實主體責任,提高市民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和獲得感,根據市委市政府要求,自2017年開始,深圳陸續開展“一街一車一室”(一個街道配備一臺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車配備一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室)建設工程。
與此同時,南山區委、區政府快速響應、落實行動,多次召開“一街一車一室”項目建設及運營專題會議,累計投入1600余萬元,打造南山食品安全檢測網。八個街道八臺快檢車十個快檢室向轄區市民開放免費送檢,有效督促食品經營主體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為市民的“菜籃子”安全保駕護航。
“快檢車和快檢室免費接受送檢,而且大部分檢測結果能即時公布,這將很好地震懾不發商家,讓我們在商超、農貿市場買菜更加放心,同時也讓我們了解到更多農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等食品安全知識。”有市民接受采訪時表示。
記者了解到,南山區政府運用南山智慧,探索南山特色,勇于創新,首先在沙河街道形成全市獨有的“一街三室”布局,極大拓展街道檢測能力,提升了市民送檢豐富性和便利性。此外,還在“一街一車一室”基礎上,構建了便民服務中心和科普教育基地,具備食品安全科普培訓和市民體驗功能,通過組織市民參觀體驗、積極科普食品安全知識,打造食品安全前沿陣地。
在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方面,南山區也積極行動、主動作為,成立了依托黨群服務中心而建的食藥安全服務志愿者U站,具備科普-便民-送檢等功能,接下來,更將在深圳市食藥安全服務志愿者總隊的支持下建立區志愿者分隊,并指導各街道成立支隊。
首創熟食中心群模式打造“惠民利民”民生工程
“最少幾塊錢就能解決午飯問題,而且‘飯堂’就在公司附近,真是太好了。”今年9月26日,深圳市南山科技園熟食中心群(共計5家)正式揭牌。熟食中心的建成,成功解決園區大量員工用餐需求問題,標志著南山區又一項“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項目落地生根。
據透露,熟食中心群的建設,是南山區從轄區高新技術企業多、園區密集等特點出發,以工業園區和商務區作為切入點和主陣地,一次性建設5家熟食中心,實現科技園南、中、北區的全覆蓋,既滿足廣大市民的用餐需求,又全方位向市民展示深圳市實施食品安全戰略的豐碩成果,更體現深圳在創建全國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中的南山特色、南山智慧和南山擔當。
接下來,南山區委、區政府將繼續鼓勵更多熟食中心落地建成,讓轄區更多居民群眾得以受惠,通過熟食中心群建設,打造更多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消費場所,不斷提升政策便民、利民、惠民水平。
組建食藥督導員隊伍全民參與食安日常監管工作
據了解,為加快推進深圳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進程,推動發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建設,構建全民參與的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南山區不斷發力。2015年,整合成立區食藥安委及其辦公室,2016年,在各街道成立食藥安全綜合協調機構,2017年,組建社區全覆蓋的食藥安全督導員隊伍(共計101人),通過績效考核和補貼等手段,激勵基層落實食藥安全屬地責任,逐步組建三級食藥安全工作隊伍。
記者了解到,101個社區的食品安全督導員組成的食藥安全督導員隊伍,承擔著轄區范圍食品安全巡查和隱患排查工作,如對轄區食品經營主體的經營許可證、食材日常抽檢結果、量化評級、員工健康證等情況進行巡查等。經過近兩年的運作管理,南山區食藥安全督導員隊伍在食藥經營單位普查建檔、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傳發動、“南山區餐飲巡查和公示”等工作中均發揮著重要作用。
接下來,南山區委、區政府將繼續加大食品安全工作力度,通過全面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深入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推動深圳創建全國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打造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示范城區,不斷提高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晶報記者劉羚通訊員倪浩陳龍楊功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