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訊】(記者李佳佳)日前,全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推進工作會議在龍華區召開。會議指出,龍華區的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已提前一年完成轄區內38家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光明區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20年是深圳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的“決勝年”,各區各有關部門必須確保年底所有農貿市場如期完成改造。
環境優美像大超市,管理系統更加智能。記者在龍華區清湖農批市場看到,改造后的清湖農批市場寬敞明亮,采光通風良好,沒有異味,每家檔位上方都安裝有智慧管理顯示系統,對營業執照、商品價格、誠信狀況進行公示,還可以手機掃描商戶系統上方的溯源碼進行追溯。
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是我市實施食品安全戰略的重大工程之一。2019年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啟動以來,我市各部門緊密合作,齊心協力全力推動,全市涌現出一批升級改造的示范市場,給民眾打造了有高度、有寬度、有溫度的“菜籃子”。
當下,龍華區清湖農批市場已獲批成為全市唯一省級食用農產品溯源系統試點市場。據市場監管局龍華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清湖農批市場斥資3000多萬元,耗時4個月進行軟硬件升級。歷經3年的整治改造,除兩家市場因關停和舊改終止改造外,37家市場均已改造完畢,龍華區2019年年底完成全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
會議提出,要加強宣傳、溝通、互動,提升民眾消費意識。加強市場對標建設,加大市場從業人員培訓力度,提升市場管理水平;牢固樹立標準管控意識,各區要詳細制定實施方案,按時保質完成轄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將智慧計量系統和器具配置作為市場升級改造的標準配置,同時依托智慧市場監管,打造“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全過程食品安全監管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