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蕎菜香椿兒菜豆苗春菜……
春季各種蔬菜新鮮上市
吃的就是那一口清脆鮮嫩
而在眾多的春季時蔬中
有一種被稱為“報春菜”,正正應景
它,就是我們常說的薺菜
薺菜自古得文人墨客所愛,蘇東坡曾寫下“時繞麥田求野薺”的名句,清代鄭板橋也喜食薺菜,吟詠過“三春薺菜饒有味,九熟櫻桃最有名”的詩句。
薺菜有越冬芽,也有新生葉,主根尤為粗長而鮮嫩。據《全國中草藥匯編》記載:薺菜味甘、性平,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平肝明目的功效,民間也有用其治療痢疾的良好經驗。現代營養學認為薺菜中含有較為豐富的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等。薺菜被視為報春菜,每年3-5月采收,現在正是薺菜上市的時候。此時的它清香甘美,向來深得民眾喜愛。民間早有“三月三,薺菜賽靈丹”的說法。
由于薺菜含有一定量的草酸,故烹調時可先汆水祛除一部分草酸,以免與食物中的鈣結合影響鈣的吸收。今天我們帶大家看看薺菜的三種主要做法,在家中也可動手一試哦。
吃法一:做小菜
薺菜可涼拌熱炒,也可做菜餡菜羹,最常見的就是薺菜炒蛋。將薺菜洗凈瀝干水,切碎,放入打好的雞蛋液里加鹽,打勻,然后熱鍋熱油炒熟即可。
吃法二:包餃子
薺菜洗凈,入沸水焯去澀味,用冷水一浸,撈起瀝干。制作薺菜餃子也非常簡單,將薺菜洗凈剁碎,加上豬肉、韭菜、干蝦仁包成餃子,吃后滿嘴留香,兩頰生鮮。
吃法三:做羹湯
薺菜一般只吃嫩葉部分,因此做羹湯之前也得先摘去根和老葉。
薺菜赤小豆豬肝湯
主要功效:利水祛濕、養肝清目
推薦人群:適用于體內水濕困重、身體不清爽等人群以及春季日常保健。
材料:
鮮薺菜250g、赤小豆50g、瘦肉100g、豬肝100克、生姜、蔥白適量。(3-4人量)
烹調方法:
先將赤小豆提前浸泡數小時,薺菜清洗干凈,切成大段狀,豬肝和瘦肉均切薄片,洗凈稍飛水,生姜蔥白洗切好備用。在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先將赤小豆煮熟軟,再加入豬肝片、瘦肉片、鮮薺菜和其他材料,待水沸騰后,改用中小火加蓋稍滾10分鐘,即可調味出鍋。
有煮意:
薺菜,古時候稱為‘護生草’,可利水明目。豬肝也具有養肝明目的功效,春季可適當補充,但膽固醇過高的人群不宜食用。赤小豆作為一種家常的食物具有利水消腫、祛濕利尿的功效。三者合而為湯,使得這個湯有較好的利水祛濕、養肝清目的作用。
薺菜肉絲豆腐湯
主要功效:清熱利濕、涼肝止血
推薦人群:感冒發熱,尿血、咯血等人群,亦可作為春季的時令湯水。
材料:
薺菜鮮品500g、肉絲100g、南豆腐500g、生姜適量(3-4人量)。
烹調方法:
薺菜清洗干凈,切成大段,汆水備用。肉絲加入少許生粉、食鹽、植物油稍微調味,南豆腐洗凈切大塊,在鍋中放入1.5L開水,將肉絲、豆腐、姜片放入鍋中滾5分鐘,接著將薺菜放入在滾10分鐘,最后根據個人口味放入香蔥、食鹽、香油調味食用。
有煮意:
在進食含草酸食物時,適當增加含鈣豐富的食物(例如豆腐),這樣可以結合部分草酸,減少草酸吸收入血,降低草酸鹽結石的風險。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曾繁瑩、趙冬芹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王維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趙冬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