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市民吃著放心 用著安心
2020-08-17 13:00
來源: 深圳商報

讓市民吃著放心 用著安心

人工智能朗讀: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忠帶隊檢查食品安全。

深入商超、農批市場檢查食品安全。

6月15日,深圳市消委會發布首批汽車“好人舉手”企業暨承諾標準。

深圳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出口。

“圳品”琳瑯滿目。

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雙區驅動”的重大歷史機遇下,即將迎來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重要時間節點。

近年來,深圳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廣東省決策部署,對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按照《深圳經濟特區質量條例》“六大質量”部署,明確以“大質量”概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經濟更發展、文化更繁榮、社會更和諧、城市更美麗、政府更高效、生活更幸福,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各領域質量效益提升。

為進一步激發社會消費潛力,提振社會消費信心,推動消費高質量發展,打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2019年10月25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曾發布促進消費提升的35條具體措施。如今,深圳消費市場高品質建設的成果凸顯,市民吃著放心,用著安心,幸福感滿滿。

深圳電商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市場規模增長15.26倍

深圳年輕人居多,消費力旺盛。在雙區建設驅動及新冠疫情常態化條件下,深圳電商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據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供的數據顯示,近十年來,深圳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增長了15.26倍,年均增長率31%,增速全國領先;市場主體觸網率超過80%;2019年電子商務交易額3萬億元,全國總額占比8.6%;網絡零售額1.11萬億元,同比增長22.3%;跨境電商持續高速增長,穩居全國發展前列。

具體做法體現為幾個方面:一是服務與監管相結合,建設可信交易環境。出臺8項促進電商規范發展制度文件,制定140多項電商領域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及團體標準,適應市場需求開展公共服務,電商企業網上亮照掛標36萬余家,跨境電商企業備案15370家,全流程在線處理電商交易糾紛,形成深圳特色電商服務型監管模式,系列成功經驗和做法在全國推廣復制。

二是堅持包容審慎,促進新業態發展。出臺全國首份政府部門微商調研報告,提出微商規范發展措施及建議;全國率先出臺電商經營者第三方信用評價及應用暫行辦法,已對深圳1萬多家電商企業開展信用評價,網上公開評價結果,督促企業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新冠疫情期間,通過網上直播方式宣傳電商法律法規,督促直播帶貨、社交電商等電商新興業態加強行業自律、誠信守法經營。

三是集聚各方資源,推進協同共治。與阿里巴巴、蘇寧易購等大型電商平臺企業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政企長效監管協作機制,推進平臺治理和網絡市場監管;與廣州、杭州等地市場監管部門簽署備忘錄,加強跨區域協作;對接電商平臺、社會機構、行業協會、律師所、仲裁機關、司法機關等,推進社會化多元化、全流程在線、標準化統一處理涉網投訴,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與香港貿易發展局開展戰略合作,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電商發展;與國際組織機構加強合作,推進深圳網絡市場國際營商環境建設。

全國首創消費評價指數

建立以信用為核心維權體系

消費維權工作關系民生福祉、惠及千家萬戶。近年來,深圳狠抓消費維權信用建設,創新建設以消費評價指數為核心的消費領域信用機制,以動態消費評價指數強化信用監督,促使消費信用成為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參考指標,讓誠信商家得到回報,讓失信商家受到懲罰。

一是發布消費評價指數排行榜,為消費者選擇商家提供重要參考,也利于經營者找出問題“對癥下藥”。目前已發布旅游、汽車、駕駛培訓等多行業消費評價指數排行榜,指引消費者選擇評價指數較高的企業進行消費,是消費者選擇商家的重要參考。同時引導和倒逼企業履行社會主體責任、優化售后管理,“發揮指數風向標和指揮棒的作用”。

二是通過消費投訴公示把分散的投訴信息集中曬出來,讓不良商家曝光,讓全社會來共同監督。自2015年起探索開展投訴公示工作,從重點公示到全面公示、從持續公開發布投訴公示“紅黑榜”再到創新推廣消費評價指數,督促經營者誠信經營。截至8月4日,公示投訴案例35840宗。此外,聯合召開14次消費維權信用信息推送新聞發布會,將預付式消費等行業共計200余家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企業公開推送至深圳市公共信用中心等征信機構,對21家不良商家及法定代表人提起訴訟,8宗案件已判決勝訴,其中4宗案件相關企業和法人被列為最高院失信黑名單,并被限制實施高消費行為,在看到深圳市消委會發出的新聞報道后,部分“消失”經營者現身主動退費。

三是以消費評價指數為核心指標,引導企業好人舉手品質承諾,構建社會監督閉環,強化企業信用機制,搭建供給端與消費端之間的信任橋梁,推動建立消費中國式信任,以消費者的選擇推動消費領域企業提質升級,形成良性上升的品質消費生態圈,讓消費者和好企業最終都能成為品質舒心消費的受益者。今年6月,深圳市消委會舉辦“好人舉手共建消費中國式信任”活動,發布了首批積極主動承諾提供高標準商品和服務的汽車經銷商及承諾標準。包括比亞迪、奧迪、奔馳、雷克薩斯、榮威等汽車品牌及其旗下深圳經銷商,以及澳康達共計32家企業,為深圳汽車消費提供品質指引。同時,從今年4月至6月,深圳市消委會啟動了三批次的放心消費創建企業申報工作,共創建1122家放心消費承諾單位,1087家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店。該活動倡導經營者誠信經營,消費環境明顯改善。

四是在團體標準方面,深圳市消委會推出了兒童智能手表、移動電源、智能門鎖、家政服務行業等多個具有消費者元素的高水平團體標準,讓行業內更多的機構參與到標準的推進落實中,建立完善行業信用體系,發揮標準的消費指引作用。

90%的消費者使用移動支付

科技引領深圳餐飲業發展

深圳餐飲業伴隨著特區的發展歷程也走過了跨越性和巨變性的40年。不僅在數量和規模上增長迅猛,在質量和管理水平上也實現升級換代。在深圳市1400平方公里的建成區范圍內,餐飲法人企業總計約3700家,有一定規模(員工20人以上)的餐飲企業約6100家,個體經營戶約8萬家,全深圳餐廳數量約88000家,直接從業人數(含餐飲配送)約150萬人。

深圳餐飲擁抱互聯網的步伐最快,以團購、外賣和電子支付為代表的餐飲O2O深刻重塑了餐飲市場,科技成為引領深圳餐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據抽樣調查,90%的消費者在用餐結賬時使用移動支付,70%的餐廳使用了電子菜譜點菜系統,線上外賣實現的收入比重不斷增大,部分餐飲門店還提供了智能機器人服務。

深圳餐飲業未來的發展將以“數字餐飲,智慧生活”為特征,出現更多的爆款產品兼備成品、半成品、食品三種形態,滿足堂食、外帶、外賣、餐桌等多種場景,不斷探索發展第三方線上外賣、自有平臺打造、完善社區商超、推動半成品速食生產等新形式,與新零售融合發展。社區餐飲便利店、鮮食店、連鎖店會越來越多,消費者下班后,到家門口就可以取餐,用戶在線上和線下購買越來越便利,消費者會更加信任身邊的餐飲品牌。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餐飲美食包裝成食品,在電商化道路上不斷邁進,向“常態化”發展,尤其是老字號餐飲新零售將邁入新時代。

“圳品”總數達到186個

推動大灣區食品高質量發展

從前有“供港食品”,如今有“圳品”,深圳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優質食材。

深圳是國內首個“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和“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深圳市委市政府于2018年啟動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工程”,建立“供深食品標準體系”,推出了高于國家標準的城市品牌——“圳品”,推動大灣區食品高質量發展。

目前,供深食品標準體系建設項目已研制發布供深食品團體標準300項、構建供深食品標準體系370個、回收供深食品標準制修訂和跟蹤評價問卷超過5000份及有效反饋意見200余條,形成標準體系及標準跟蹤評價報告1份。供深食品評價項目正式發布416項評價配套文件,完成440個產品評價。據統計,商超渠道截至目前“圳品”累計銷售金額約1.4億元。

2020年8月14日,第四次供深食品標準工作委員會召開,會上審議通過了第四批“圳品”評價名單。經最終審議,24家企業的63個產品,包括山西省的15家企業申報的陳醋、蘋果等28個產品,成為第四批“圳品”,允許使用“圳品”標識并上市。至此,“圳品”總數達到186個。

今年為扶貧攻堅決勝年,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明確要求深圳以“先行示范”的擔當精神,交出扶貧攻堅的滿意答卷,勇當扶貧協作工作的尖兵。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圳品”與廣西扶貧工作結合,幫助當地特色農產品進入大灣區市場,可以打通東西部的供應鏈資源、產業資源和技術資源,是產業扶貧、科技扶貧和品牌扶貧成功案例。

自2020年6月上市到7月中旬,廣西芒果在深銷售額超過250萬元。通過扶持廣西農產品申報“圳品”,推動兩地產業對接,打通了粵桂之間的產銷橋梁,促進了田陽縣貧困戶增收,同時豐富了我市的“菜籃子”,滿足了我市市民對高品質農產品的需要。

已完成升級改造133家

智慧化農貿市場成消費新選擇

深圳還把發展好現代都市農業作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手段,加快推進全市現代農業發展和食品工程體系建設。一方面加大龍頭企業培育力度,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另一方面,實施市級“菜籃子”基地認定制度,鼓勵企業發展異地農產品種養殖生產基地。

明亮干凈又智慧化的農貿市場將是深圳市民逛街購物的又一個選擇。農貿市場升級改造不僅是改善城市環境,保障市民食品安全,也是“穩價保供”的重要保障,更是公共衛生和城市安全運行的一個關鍵重要環節。從2017年5月起,我市開啟了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原經貿信息委按照試點方案,組織15家試點市場開展升級改造;2018年出臺了全面升級改造方案,在全市鋪開了市場升級改造工作;2019年機構改革后,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開展市場升級改造工作。

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是我市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工程的重要項目,目前,全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各項工作正緊張有序推進,階段成效扎實。截至2020年7月底,全市現有361家農貿市場(包括農批市場20家、農貿市場341家),其中不納入改造的48家(擬關閉15家、擬轉行16家、客觀原因無法改造的17家);納入舊城改造56家;納入改造的257家,已完成升級改造133家,正在升級改造的89家,待改造35家。

深圳海吉星于2011年9月29日正式啟用,經過數年的精心培育,蔬菜、凍品、水果、干貨等交易區已全面運營,并形成了購銷兩旺的良好局面,日均總交易量過萬噸,深圳海吉星現階段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3000多家,匯集全國及世界各地上萬種農副產品,年交易規模為年交易量380萬噸,年交易額280億元,日均車流量1.7萬車次,日均人流量為4萬至6萬人,蔬菜、水果、凍品、干貨分別占深圳市民消費量的90%、85%、60%和60%以上,不但滿足了深港兩地居民的菜籃子所需,而且輻射整個華南地區乃至全國,并起到平抑價格、促進農產品流通、保障食品安全、促進食品進出口貿易增長、推廣進口食品平價消費、帶動農業及相關產業發展、促進就業的作用。

深圳正肩負新的使命和責任,質量建設工作任重道遠。新時代下,市市場監管局會瞄準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支持新商業模式試水,鼓勵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發展,不斷豐富高品質、高附加值、多樣化產品和服務供給,促進消費提升,全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

[編輯:常軍平]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1 |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 |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 制服久久香蕉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