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曄春
一提起食物中毒很多人總會誤以為只有一些陌生野生植物才會引發中毒,其實不然,對一些我們常見的蔬果類食物,比如像黃花菜、大豆、扁豆、蠶豆、芒果、西紅柿、馬鈴薯等食物,若食用不當,同樣容易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環境園藝研究所特色花卉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徐曄春指出,華南地區常見有毒植物,包括蔬果類有毒植物、園林栽培有毒植物、郊野有毒植物等類型。其中蔬果類食物如果對其特性了解不足,也很容易引起中毒,嚴重甚至會導致死亡,千萬不可小覷。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丹彤
專家檔案
徐曄春,研究員。從事花卉文化、園林植物分類研究、花卉栽培、示范推廣及產業化開發等工作。
現任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環境園藝研究所特色花卉研究室主任,兼任廣東花卉雜志社有限公司總經理、《花卉》雜志副主編。
警惕果蔬類植物
食用不當致中毒
徐曄春指出,目前發生的食物(植物含有的有毒物質)中毒,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果蔬類食用不當:如菜豆沒有充分煮熟而導致中毒,這類中毒所占比例較高;二是誤食:如把大毒的鉤吻當成金銀花食用、把蘇鐵果實當成可食用堅果煲湯而造成中毒;三是藥用:藥用過量或烹飪食物時加入有毒植物(如烏頭);四是人為投毒:植物性投毒占有的比例極少。
數據顯示,每年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發布的年度全國食物中毒事件情況通報中,食物中毒大多發生在集體食堂、家庭或飲食服務單位,其中動植物中毒約占三分之一以上。從2013年至2017年間,全國食物中毒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毒人數、死亡人數,分別為全國食物中毒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52、160、169、348起;中毒人數5559、5657、5926、7389起;死亡人數109、110、121、140人;2018前三季度全國食物中毒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237起,中毒6581人,死亡79例。
請認準下列常見蔬果類有毒植物
容易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果蔬究竟有哪些呢?根據徐曄春多年研究歸納,最常見蔬果類有毒植物包括黃花菜、萱草、木薯、守宮木、扁豆、菜豆、蠶豆、大豆、白背菜、紫背菜、杧果、西紅柿、馬鈴薯、魚腥草、木竹子、芋、蕨菜等,必須謹慎處理食用。
鮮食黃花菜須炒熟,經過蒸、曬,加工成干菜可去毒
花果期5-9月。廣東有野生。花食用。如鮮食,必須炒熟。鮮花含有多種生物堿,會引起腹瀉等中毒現象。一個成年人如果一次食入鮮黃花菜50-100克即可引起中毒。花經過蒸、曬,加工成干菜可去毒。
食用生扁豆會對胃腸黏膜有強烈刺激作用
廣東有栽培。嫩莢作蔬食,扁豆中毒是由于扁豆中含有紅細胞凝集素、皂苷等天然毒素,如食用時沒有煮熟會導致中毒,對胃腸黏膜有強烈刺激作用,引起反應,有溶血作用,偶見死亡病例。
少部分幼兒進食蠶豆或導致急性溶血性貧血
廣東有栽培。少部分幼兒進食蠶豆、蠶豆制品或者接觸蠶豆花粉后導致的急性溶血性貧血、黃疸、血紅蛋白尿等急性血管內溶血癥狀,甚至抽搐、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并發癥,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患者生命。蠶豆病(G6PD缺乏癥,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與食用蠶豆量多少無關,發病率南高北低。
食用未煮熟豆漿或出現頭暈、腹痛、腹瀉、發熱等癥
花期6-7月;果期7-9月。廣東有栽培。含有皂苷毒素等,中毒主要是制作的豆漿沒有煮熟。中毒會出現頭暈、腹痛、腹瀉、發熱等癥。值得注意的是,將豆漿加熱至80℃左右時,皂苷毒素受熱膨脹,形成“假沸”現象,此時皂苷毒素等有毒害成分并沒有完全破壞,如果飲用即會引起中毒,通常在食用0.5-1小時后即可發病,主要出現胃腸炎癥狀。
慎食青西紅柿
花果期夏秋季。廣東有栽培。青西紅柿含有龍葵素,食用后會導致惡心、乏力、嘔吐、頭暈等癥。
馬鈴薯發芽或皮肉呈黑綠色不能食用
花期夏季。塊莖富含淀粉,供食用。廣東有栽培。剛抽出的芽條及果實中有豐富的龍葵堿,見光的馬鈴薯如果發現發芽或皮肉呈黑綠色,不要食用。
食用隔餐芋頭或引起中毒
花期2-4月或8-9月。廣東常見栽培。塊莖可食,需去皮煮熟,生食有刺痛,導致聽力障礙和頭痛。隔餐芋頭可產生的亞硝酸鹽引起中毒。芋頭花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