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德國的精釀啤酒、品嘗比利時的巧克力、搭配法國進口飾品、送上新西蘭保健套裝,甚至還有盧旺達的辣椒醬、南非的奶酪餅……這個牛年春節,同樣少不了全球好物的添彩助興。
與以往不同的是,當初掌年貨置辦權的“90后”“00后”消費者遇上就地過年,進口產品消費也萌動著不少新意。
在疫情全球蔓延的特殊背景下,中國持續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持續擴大開放,進口貨物在中國的旅程,也成為今天觀察中國市場與世界互動的參照。
進口貨“五彩繽紛”
——菜鳥進口清關量達2019年春節同期的2倍;進口“洋酒”、巧克力、時尚飾品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10倍、3.3倍、4.2倍
一邊是異國民俗風情展示、異域風情歌舞表演等活動為節日增添氣氛,讓市民不出國門也能實現萬國“微旅行”;一邊是南非馬魯拉護膚禮盒、澳大利亞Aussie深海魚油禮袋、比利時西麗精釀啤酒禮盒,各個國家館拿出“看家好貨”,讓萬國好禮盡收囊中……
在與進博會主會場僅一條馬路之隔的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這個春節頗有“全球”特色。現場不僅有進博同款年貨禮盒供市民體驗、購買,更有進店有禮、滿額贈送、線上商城限時秒殺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消費者強大的購買力也展露無遺。
以護膚品類來說,綠地貿易港數據顯示,整個春節期間,嬌韻詩美白套裝、海藍之謎精粹液、赫蓮娜黑繃帶、SK-II神仙水、希思黎全能乳液等商品在線上線下銷售累計環比增長6.5倍。
線下熱鬧非凡,線上,更多消費者也買出了進口貨的“五彩繽紛”。
阿里巴巴數據顯示,春節進口消費熱度高,跨境物流成亮點。香港地區收貨量是2019年農歷同期的3倍;澳門地區發貨量是2019年農歷同期的近30倍;大年三十到初六,菜鳥進口清關量達到2019年春節同期的2倍。
哪些進口貨熱銷?進口“洋酒”和巧克力表現搶眼。
天貓國際數據顯示,2月4日-2月15日期間進口洋酒銷售額同比增長10倍,英國和日本的威士忌、日本梅酒、法國白蘭地、荷蘭力嬌酒等品類熱銷,年貨酒水選擇可謂“放眼”全球。
進口巧克力、珠寶飾品等禮品消費也走俏。2月4日-2月15日期間,天貓國際進口巧克力銷售額同比增長337%,迪拜巧克力、瑞士巧克力禮盒、日本生巧禮盒熱銷。京東大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消費占比增長最快的品類為珠寶首飾、美妝、鐘表及其它禮品類。這其中,進口的時尚飾品增長4.2倍,拉動了珠寶首飾類的快速增長。
分析指出,今年春節,許多“90后”“00后”初掌年貨置辦權,年貨消費呈現年輕化、時尚化等趨勢。而在進口消費上,則體現為品類越來越多元、來源地更趨豐富。
中國市場需求旺盛
——三四線城市進口消費增勢快,“50后”同樣展現強大購買力
細看今年春節數據,還會有新的發現。即使在許多人就地過年背景下,進口酒水消費者中有一半以上來自三四線及以下城市,這些區域的消費者越來越“洋氣”了。
這正是近年來中國消費市場變化的一個映射。
“進口消費市場正在持續下沉。”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集團總經理薛迎杰介紹,疫情發生以來,民生商品的剛性消費需求顯著,特別是肉類、米面油等品類出現了井噴式的增長,進口民生商品在一線城市以外的區域也頗受歡迎。
去年,來自南非的牛肉在哈爾濱、濟南、貴陽、寧波等地的綠地貿易港銷售超過3萬份。出于源源不斷的市場需求,第三屆進博會期間,綠地又與南非牛肉工廠簽訂了9000萬美元牛肉產品的采購意向協議,約為該工廠2至3年的產量。此外,進口品質商品也在一線城市之外增長迅速。作為“進博同款”的阿根廷皮包,在濟南、哈爾濱、寧波等地貿易港收獲頗豐,去年售出近1.5萬個。
從一二線到三四線城市的下沉軌跡,享受中國超大市場規模紅利,這些特征在進口商品中體現明顯。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發布的《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報告(2020年)》顯示,2019年,中國進口食品增長迅速,進口總額達908.1億美元,比2018年凈增長172.4億美元,同比增長23.4%。
以水果及制品為例,2019年進口額達99.5億美元,2015-2019年間,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5.3%。2019年,水果及制品進口額排名前十位的省市中,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經濟發達省市占據高位,但除排名前十的省市之外,其他省市進口額增速同樣高達61.16%。
買進口仍然還只是年輕人的“專屬”嗎?
“進口消費人群正持續擴大,有消費力的老年消費者逐步涌現,對進口商品同樣青睞。”薛迎杰觀察到,“50后”展現出對進口民生商品的強大購買力,進口肉類、水果、乳制品等“剛需”產品在綠地優選G-Super進口超市熱銷,如新西蘭牛肉、波蘭牛奶等商品在春節銷售期間尤其受歡迎。
從民生商品到品質消費,從一二線到三四線市場,從“00后”到“50后”,中國市場商機無限。
孕育更多市場互動
——對中國需求的信心,讓更多好物爭相來華;更多商家進入,豐富著市場選擇
蜜餞糖果、糕點餅干、美妝衛護、母嬰用品、汽車家居……全球品牌物產源源不斷來到中國,正是市場需求超強磁力的體現。
數據顯示,春運以來,中歐班列(重慶)進口貨物93列、4126輛,較去年增加了173.5%。
特殊時期,進口年貨的“安全”抵達殊為不易。不僅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不可少,針對進口冷鏈食品,有關部門還明確實行專用通道進貨、專區存放、專區售賣,嚴格查驗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報告、消毒證明和產品追溯信息,全面防控疫情風險。
雖然受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貨物進口額為14.23萬億元,進口需求保持穩定。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糧食、肉類等農產品進口量分別增加了28%和60.4%。
“我國國內超大規模市場為擴大進口提供了有力支撐。在疫情影響下,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更加明顯,進口需求穩定。”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說。
市場的變化,國內外進出口貿易商有感觸。
“國內消費市場快速回溫,進口商品市場也有顯著反彈。”薛迎杰認為,一方面,國內消費結構不斷優化,消費潛力不斷釋放,肉類、水果等進口需求繼續保持高位,美妝產品、個護用品、服飾箱包等升級類消費品持續熱銷,擴大了進口需求;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出境游大幅減少,境外消費回流也對進口消費產生一定的帶動作用。
“我們貿易港內許多海外客商在短短幾天就接到來自全國十余個城市的訂單,更有客商銷售猛增七八成,靠著中國消費市場復蘇走出疫情影響。”薛迎杰說,作為進口商,他感受到這次疫情之后,海外生產商、品牌商更愿意投入中國的懷抱,對中國市場消費力更有信心了。
在擴大開放、擴大進口的背景下,購物車、餐桌上的進口貨,是中國買全球的寫照,也是更好生活的注腳。
近年來,越來越多外國商家看準商機,推開中國市場的大門,也豐富著中國市場上的進口選擇。“擁有全球最具成長性的內需市場,牢牢把握擴大內需、擴大開放的重大機遇,未來可期。”一位進口貿易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