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報道,只要花10萬元錢,不用上學,北京中關村一家中介公司就能直接給辦理國外某所大學的畢業證,并順利通過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官方認證,學位真實有效。該公司負責人稱,他們公司這條線送進去的材料,會得到特殊的關照,平時需要多和認證中心的人打好關系,維持好彼此的“合作”。對此,留學服務中心認證處負責人表示,廉政風險任何一個單位都會有,從技術上可以堵得住,但是如果真是人員這方面出了問題,他們“確確實實沒有辦法”。
據披露,這家中介公司已經形成了一條讓假學歷順利通過認證的流水線,經過初審、復核、確認等,一個月就可以辦下一套認證。
在一家名為“謙合嘉業公司”的網頁上,“我們能為你作什么?”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包含“未能畢業辦理認證咨詢”、“學校不被認可咨詢”等等。“未能畢業”怎么能辦理文憑認證?記者在北京市中關村某大廈內找到了這家公司,并且以從來沒有出國讀書的背景進行咨詢,看是否能辦一份留學學歷的認證。
北京謙合嘉業公司負責人:您是有出國留學嗎?
記者:出去玩過。
負責人:剛才跟這哥們是一樣一樣的,就剛才那八一年的小伙剛剛簽完了合同走。
記者:像我這情況大概多少錢?
負責人:十萬塊錢。
在留學服務中心官方網站上,做一份海外文憑認證,只需要600元,而這家公司做一份認證卻要10萬元,靠的就是它們有“弄假成真”的特殊服務。
這位負責人說,不挑國家和學校,價格是最低的,10萬元可以拿到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的海外留學文憑。當記者懷疑他是不是騙人時,公司的負責人顯得有些生氣。
北京謙合嘉業公司負責人:
找關系的,你以為拿這個做好遞進去就成功了?留學服務中心是要跟學校調研的,為什么現在一帶一路以后有46個國家做不了?因為跟他們已經有互認系統了。學位互認了,窗口都開了,你名單直接一輸入學校直接一找有沒有你OK了。
據了解,留學目的地國的情況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與我國簽署了互認通道,也就是畢業生的名單可以直接提供給我國教育部門;而另外一類是畢業生名單沒有實現信息共享,需要人工與對方學校聯系確認。
記者采訪留學服務中心認證處的工作人員,他也承認:海外留學文憑,一部分通過網上即時核查;不能實現網上互通核查的,會通過電郵或者傳真的方式跟學校來核實。
而謙合嘉業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可以操作的就是第二類。
根據留學服務認證中心官方網站2014年認證的信息,圖中的這個學生于2007年在日本弘前大學獲得人文社會科學學士學位。
日本弘前大學是一所正規的國立大學,位于日本的東北部,鄰近北海道。中央電視臺駐日本記者專程趕到那里進行核實,但弘前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部事務長中村勝之告訴記者, 所有在籍學生的所有資料都有電子數據保存,學生的畢業時間和是否在籍都可以查詢,而這個學生并不是弘前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部的畢業生。
同樣,2015年3月獲得留學服務中心的學歷認證書的余某,記者查到了他的護照以及一份從南方某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開具的出入境證明文件,這些書面材料顯示:這個學生從2010年——2015年出境記錄為零。
這意味著這名學生提交的所有認證材料都是偽造的,但網頁顯示:他2014年11月在英國伯明翰大學取得了“榮譽理學學士學位”,學位真實有效。
而已經在國內找到一個工作崗位的張某某,根據記者掌握的資料:他雖然確實在那所大學就讀過,卻未能如愿獲得畢業證。他于2015年和北京這家中介公司簽訂了委托合同,花費十多萬元,公司幫他完成認證服務。
△張某某的畢業證
沒出國、沒畢業,謙合嘉業公司為什么可以讓學生都拿到經過留學服務中心官方認證的文憑呢?
按照中介公司的說法,他們早就形成了一條讓假學歷通過認證的流水線。按照正規的認證流程,分為初審、復核、確認等多個流程,盡管他們找了人,但為了做得更逼真,整個認證流程也是一步步來的,全部辦下來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每一步都要提前計算好。
北京謙合嘉業公司負責人:時間他們安排好,你幾號遞的,這些資料什么時候能到他們手里,他們能算得出來。
記者:必須到他們手里。
負責人:第幾批遞的,哪個時間段一般都能算的出來。
記者:如果到別人手里呢?
負責人:到別人手里他就問,他們互相都清楚,都吃這碗飯。
按照這個負責人的說法,“他們”指的就是留學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按照流程,他們在接到申請材料、初審合格后,會發函給這個學生所畢業的學校確認真偽。不過,只要通過這條線送進去的材料,會得到特殊的關照。
小說《圍城》中的方鴻漸,好歹漂洋過海出去轉悠了幾年,為了給出錢的老丈人一個交代,才弄了一張“克萊登大學”的假文憑。現在好了,連出去轉一圈的程序都可以省了,“方鴻漸們”在國內可以直接辦理全套留學假文憑,還能堂而皇之通過教育部官方認證。這一“創舉”,足以證明當下的文憑造假無孔不入。
留學文憑造假為何能夠一路綠燈?首先得說,騙子的騙術還是高明的。比如,每一個步驟、每一份申請材料都嚴格按照流程來,假戲也得真做,一切都處理得十分專業到位。據說,因為學歷認證需要制作大量的假文憑,中介公司還專門設立了一個排版中心。不過,再狡猾的騙術,若沒有“內鬼”的配合,也是枉然。事實上,這也是中介公司一再強調“業務可靠”的原因所在,即“有人”。因為“有人”,經由中介公司送上去的申請材料,就會得到特殊關照。因為“有人”,中介公司的生意也就越做越大,僅一家分公司去年一年營收就超億元。
說到底,認證機構的一些人員放棄了監管責任,成了假學歷認證利益鏈上的一環。比如,按照流程,認證機構在接到申請材料、初審合格后,會發函給學生所畢業的學校確認真偽,是否留學,學校自然會有底冊。如果連確認函都省略,當然不可能獲得真實的信息。
文憑公然造假,不僅敗壞了留學的聲譽、扭曲了教育的宗旨,而且也滋生了腐敗。希望有關部門能盡快拿出應對辦法來,特別是對于那些公然造假的機構和人員,該堵漏的堵漏,該問責的問責,決不能再拿“沒有辦法”推卸責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