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師自述:我們是咨詢行業,不是家政行業
“總有人把整理師和家政混為一談,其實是一種誤解,”小雅告訴記者,在國外,“整理師”一詞叫作“ORGANIZER”,直譯過來就是“組織者”,具有組織、規劃的意思。雖然每個整理師風格不同,也有人會動手代勞,但是,整理師整體上屬于咨詢行業,而不是家政行業。“它最重要的職能不是收拾屋子,不是清潔打掃,而是幫助客戶梳理人、物品、空間的關系,梳理信息、人際關系,甚至梳理內心,這才是整理師提供的服務。”
小雅說,自己成為一名整理師,源于2015年一場大病后的感悟。在養病的日子里,為了內心平靜,她撿起《斷舍離》,這本書她多年前曾看過,當初不覺得怎么樣,卻不料再看時,覺得每句話都講到自己心里去了。“斷舍離對我的改變,一開始我覺得自己是個例,因為我遇到了人生變故,借助整理改變了生活與心境。卻沒想到很多人也需要它,這也是我開始從事這一職業的原因。”小雅表示,在整理自己衣物期間,她開了個公眾號,當初純粹為了記錄,卻不料來詢問的人越來越多。
客戶群:主要是寶媽、白領、空巢老人、搬新家人群
小雅說,“整理師的客戶群,很大占比是生完孩子的寶媽,客廳需要變成玩具房。其次是工作比較忙沒有整理收納經驗的白領。還有一個特殊群體,就是所謂的空巢老人,孩子大了不在身邊,她們只需給孩子留個臥室就夠了,需要整理師幫助重新規劃下房間。往往這類客戶,物品量非常多,又不愿意扔,整理師得反復地上門。”
此外,搬新家人群也是主要客戶。最近,小雅就接到很多這種客戶的咨詢。“這時整理師能發揮很重要的作用。不會整理的人,不管房子多大照樣放滿,所以提前規劃很重要。”
據介紹,大部分請整理師上門的客戶,都是已經意識到衣服太多,對空間造成壓力了,對生活產生了影響,卻沒辦法著手的人。
作為整理師的小雅這兩年來見過各種各樣的人:有人因為理不清自己的衣物而急得嚎啕大哭,有人會為拋棄的舊衣物抄“大悲咒”超度,還有“囤積癥”者發誓要成為整理師。
收費:有的收咨詢費,有的收上門服務費
目前全國范圍內,上海、廣州、廈門、成都的整理師已有很多。杭州、寧波、溫州也有不少人加入了該行列。
小雅介紹,整理師根據從業資歷、水平的不同,收費標準也不同,從每小時一兩百到近千元不等。目前整理師以單人上門居多,費用在每小時200-500元區間的居多。小雅表示,聽上去收費很高,但上門時間畢竟有限,月收入沒有過萬。
記者聯系了一位開設衣櫥整理課的整理師。艾嘉原本是一名家裝設計師,在工作中意識到國內家裝設計中很少考慮空間的收納功能,便轉型做了整理師,在上海組建團隊,主攻衣櫥整理。今年,看好杭州的市場,又來杭建立了一支新團隊。她向記者介紹了自己的收費標準,分為線上咨詢和線下操作兩種。線上整理咨詢每小時388元,如果客戶還需要線下指導,按空間長度收費,每米400元。而直接進行線下操作,到客戶家中改造、整理,每米收費990元。雖然收費咋舌但客戶也有,以艾嘉的上海團隊為例,一年時間內,他們共完成800多個案例。
只示范了衣服的疊法和物品的擺放法,并沒作太多代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