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華爾街日報和NBC新聞最新一項聯合調查顯示,超過半數年輕人、男性及非城市居民認為,大學文憑帶來的效益根本收不回成本,美國人對大學文憑的信心正在逐漸喪失。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調查人員向全國不同性別、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地區和黨派的人發起采訪,1200位受訪者中,49%的人認為本科文憑能夠幫助他們更好的就業、找到收入不錯的工作,47%的人則持相反意見,然而4年前的情況卻大不相同,當時兩種觀點的人相差13%。
不過,持有讀書無用論觀點的人,大部分是沒有獲得大學文憑的,63%的本科畢業生仍舊認為物有所值。有趣的是,男女之間對于文憑的看法卻有很大不同。大多數女性受訪者認為讀本科是必要的,有用的,而認為讀書無用的男性,比認為文憑有用的男性多出10%。
18至34歲的“中流砥柱”群體中,57%的人質疑文憑的價值,這與4年前的調查結果相比大相徑庭。部分美國人認為,學會一技之長比一張大學文憑更能給自己帶來保障。
收入和學歷之間的關系。圖片:美國勞工部
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大學畢業生的人均經濟狀況要強于沒有學位的人。例如,2016年本科學歷的失業率為3.5%,而高中學歷的失業率則為6.0%。有學士學位的人薪資水平要高于沒上過大學的人。不過,美聯儲的調查顯示,近年來,學位帶來的工資優勢已經趨平。
一位畢業于職業學校,獲得機械師資格的人表示,他年薪五萬左右,即使經濟不景氣時也沒有因為就業而發愁,可他的高中同學,不少人攻讀本科或更高學位,至今收入不及他的一半,還背著數萬元學生貸款,實在是得不償失。
Temple大學經濟學教授Doug Webber表示,隨著學費連年上漲,很多人認為花昂貴的費用去讀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學校毫無意義。對讀大學意義的質疑,以及美國就業市場近期的強勁表現,或許是近十年來美國大學入學率下降的部分因素。
不過有學者指出,讀過大學的人,懂得學習是如何受用終身,另一部分人,永遠不會明白讀大學帶給整個社會的益處,這兩部分人脫節促成民意分裂,但學者們仍舊堅信,高等教育為美國提供巨大的價值。(環球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