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輔導學生寫作業。資料圖片
據了解,法國國民教育領域的不平等現象普遍存在,甚至在中小學生的課外作業輔導方面也存在不平等問題。有些學生可通過家長輔導來完成作業,有些學生則不具備這一條件。為縮小這一差距,法國國民教育部制定了“輔導作業”(devoirs faits)措施。國民教育部長布朗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披露在全國初中實施這一措施的具體辦法。
7100所初中全面實施
每年花費2.2億歐元
“輔導作業”措施已在法國7100所初中全面實施,今年開始該措施將擴大到小學。據初步估算,國家每年將為這條措施花費2.2億歐元。
目前,希望通過“輔導作業”措施受益的學生比例為25%左右,初中生希望在法文和數學作業上優先得到輔導。據介紹,當該措施為初中生及其家長更好的了解以后,這個比例會上升到35%。鑒于最需要輔助的學生未必會參與這一機制,教育部將采取措施,鼓勵這些學生參加。
接受輔導的學生每周接受4次作業輔導,每次1小時。這樣做的主要目的不是讓他們做完所有作業,或讓初中生同一天上兩次學。在學校做作業,并不意味著禁止學生在家里閱讀、跟家長聊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事實上,該措施的一個重要目的正是加強家長與學校的聯系,因為作業是學校與家庭之間的紐帶。
布朗蓋表示,“輔導作業”措施的意義可從福利、社會和教學三個角度進行解讀。從福利角度看,該措施能夠幫助那些受家庭條件影響而不能在家好好做作業的學生;從社會角度看,該措施可彌補各階層家長因工作、時間等因素難以及時關注孩子作業的問題;從教學角度看,該措施可加強課堂時間與課外作業時間之間的協調性。
每15個學生配備1名輔導員
調動7000服“民事役”年輕人
據了解,“輔導作業”措施在其他國家已有先例。多項調研報告表明,這條措施非常有益且有效,關鍵是要很好地實施。這主要取決于教師如何努力協調好課堂和課外作業之間的關系。
教師可借助“輔導作業”措施向學生解釋某一課的要點,并告訴學生具體應當做什么。同時,教師也可通過該措施進行創新。教師可用數字工具試驗反向教學法,要求學生先查閱在線課程,再上輔導作業課。這也是一種互動練習,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很多教師自愿實行這套措施,因為他們明白此舉的意義。目前,每所初中50%的“輔導作業”協調員是教師,30%是高級教育顧問(CPE),20%是領導小組成員,起碼每15個學生配備一名輔導員。
當然,單靠教師還不夠,初期階段還調動了7000名服“民事役”的年輕人參加該措施的實施,最終目標是調動1萬人。政府還希望通過這項試驗激發年輕人做教師的志向。
布朗蓋指出,作業很重要,可使學生開發自主性、記憶力及練習能力,但不應成為不平等的來源。國民教育部希望向所有初中生免費提供作業輔導,以消除社會不平等。
此外,教育部還將采取其它措施,幫助困難學生。教育部強調鞏固基本知識的重要性,希望今后的初中生法文寫得更好、法語說得更好。教育部還將在藝術和文化教育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消除不平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