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經營中心頻道>教育>校園動態>

傳統文化進校園 羅湖五所小學興起“非遺”風

傳統文化進校園 羅湖五所小學興起“非遺”風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每周三下午3點半,羅湖區紅嶺小學的閱覽室里都會響起“咔咔”的剪紙聲,田氏剪紙傳承人田星在這里向同學們面對面傳授剪紙“秘笈”。窗花、門箋、墻花、頂棚花、燈花等各式各樣的剪紙藝術讓同學們沉醉其中。

?

羅湖“非遺學童”活動受到孩子們的熱烈歡迎。圖為螺嶺外國語實驗小學的孩子們學習制作出了風箏。

“剪紙很好玩,太有意思了。一個多月來,我學會了剪很多花樣,回家后還跟父母分享,他們也成了剪紙的‘粉絲’。”紅嶺小學5年級的李若昕同學說。

每周三下午3點半,羅湖區紅嶺小學的閱覽室里都會響起“咔咔”的剪紙聲,田氏剪紙傳承人田星在這里向同學們面對面傳授剪紙“秘笈”。窗花、門箋、墻花、頂棚花、燈花等各式各樣的剪紙藝術讓同學們沉醉其中。

紅嶺小學有剪紙,螺嶺小學有紙鳶,錦田小學有皮影,北斗小學有臉譜,而華麗小學則有古琴漢服。這些天,羅湖的小學里勁吹“非遺”風。據悉,這是羅湖區婦兒工委辦(區婦聯)聯合區教育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協會舉辦的“非遺學童”——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公益活動,也是羅湖區婦兒工委主辦的“世界與你童行”兒童友好系列八大公益活動之一,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歡迎。

“小朋友的熱情很高,區婦兒工委牽頭把中國的傳統文化宣揚和傳承下去,我認為這非常好,孩子們都為祖國精彩絢爛的文化而自豪。”田星表示,目前全社會對中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民族意識、傳統文化的教育越來越重視,羅湖“非遺學童”活動值得稱贊。“非遺學童”活動將把多種民間藝術欣賞和體驗送進校園,將不同的藝術精品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果展現在廣大師生面前,突出民俗、特色和原生態,展示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最新成果,讓師生們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匯、交流中,得到藝術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每周四下午4點半,螺嶺外國語實驗小學的操場上飛舞著各式各樣的風箏。“原來紙鳶就是風箏。”同學們在“非遺學童”課堂上不僅了解到了風箏的“前世今生”,還在深圳市風箏協會會長、羅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紙鳶項目代表傳承人于瀕的指導下,學會了制作風箏。經過老師的指導后,孩子們都制作出了獨一無二的風箏,紛紛帶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去操場“放飛”。

羅湖“非遺學童”活動打破了“非遺”項目“高大上”的傳統觀念,將紙鳶、剪紙、皮影、臉譜及古琴漢服通通都帶進了校園,在學生面前大放異彩,讓孩子們零距離體驗和感受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據悉,“非遺學童”課堂的項目還在持續開發中,下一步將納入更多項目及推廣到更多學校。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活動培養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為孩子們全面成長創造更好的條件。

據悉,羅湖將全面啟動教育綜合改革,從四個維度打造羅湖精品教育。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鼓勵學生的特長發展,創設和諧的育人環境和富于支持的學習氛圍正是教改的目的之一。目前羅湖正在進行的“非遺學童”無疑是教改的有益探索,既推進了兒童友好城區建設,普及本土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了兒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意識,同時也是羅湖實施“新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

五所開展了“非遺學童”學校的老師們共同認為,該活動可以讓學生們在感知、體驗中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激發愛國主義熱情,培養對傳統民間文化的興趣,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家長們也對活動全力支持,認為這是課堂外的有益補充。“通過‘非遺學童’課堂,孩子們了解到悠久的文化,學會審美,還能鍛煉動手能力,找到并培養自己的興趣。我們家長也能學到很多。現在羅湖學校的社團活動越來越豐富了,我覺得這非常棒!”家長丁文怡表示。

(汪朝暉 詹曉燕)

新聞鏈接

羅湖區婦兒工委

“世界與你童行”兒童友好系列活動

■活動主題:

“非遺學童”——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公益活動

■活動時間:

2017年10月——2018年1月

■參與學校:

螺嶺外國語實驗小學、紅嶺小學、華麗小學、北斗小學、錦田小學

[責任編輯:陳曉玲]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香蕉97超级碰碰碰免费公开 | 中文亚洲欧美日韩无线码 | 日本韩国偷拍视频对白不卡高清精品 | 日本日韩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 | 中文字幕日本亚洲欧美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