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英國的大學學費除了低于美國的私立大學之外,比其他國家高出很多。據了解,目前英國高校平均學費突破9000英鎊(約合8萬人民幣),學生申請助學貸款利率高達6.1%。這種現狀導致英國大學生還貸壓力遠超其他英語國家畢業生。英國首相特蕾莎·梅近日發表演說,承諾將全面調整英格蘭地區的大學學費。她表示,英國大學生“面臨全世界最貴的教育費用,而這費用與大學提供的課程(質量)并不匹配”。
高校學費平均每年超9千英鎊
助學貸款利率高達6.1%
據了解,英國本國大學生的學費自2010年以來大幅增加了近3倍,目前平均每年為9250英鎊(約合人民幣8.1萬元)。“這樣的學費價格在國際教育市場上是沒有競爭力的。”特蕾莎·梅表示,雖然政府規定了大學學費的上限,但大學會在規定范圍內收取盡可能高的費用。
另外,根據英國財政研究所的調查,英國高校學生申請助學貸款的利率高達6.1%,這意味著申請貸款的大學生一畢業就背上了平均超過50000英鎊(約合人民幣44萬元)的債務,還貸壓力遠超其他英語國家畢業生。英國路透社刊文分稱,“英國的年輕人心懷憤懣——他們是第一代剛大學畢業就要背上沉重債務的英國人”。
對此,特蕾莎·梅在演說中表示“非常理解學生和家長的憂心”,她決心針對此現狀做出改變。她宣布,英國教育部將發起對英國大學為期一年的評估,獨立審查其學費收取、經費開銷、財務運營等方面。她強調,根據審查的結果,自己將重新審視英國大學教育體系中的學費價格。
“此次針對大學的審查,將致力于讓更多貧困學生也能享受到大學教育,享有平等的追求成功的機會。”特蕾莎·梅表示,學費問題可能加大階級差距,比如“在牛津大學,學習藝術和人文科目學生的學費比學習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科目的學生要少,這反映出藝術和人文科目的學生通常比工科學生享受了更少的大學資源”。她指出,學費的明顯差距,將對貧困學生選擇專業造成直接影響,進一步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
“審查”引發各方爭論
未來學費不會“直線降低”
特蕾莎·梅發起的此次審查在英國國內引發了巨大爭論。英國大學和學院工會總干事莎莉·亨特對英國《獨立報》表示:“把課程學費和學生未來收入聯系在一起是愚蠢之舉。畢業生的收入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政府真正應該做的,是在財政上進一步支持高校,支持那些在爭取經費上處于弱勢的學科,而不是降低學費。”英國前教育大臣賈斯汀·格里寧則諷刺特蕾莎·梅此舉是投機行為,“踢‘政治皮球’而已”。不過,另一位英國前教育大臣尼基·摩根對《獨立報》表示:“這次審查如能最終降低英國大學學費,對促進英國大學的良性競爭將是一件好事。”
特蕾莎·梅還透露,英國政府將考慮進一步支持發展職業技能教育及培訓。她認為“學術資質比技能資質高級”的觀點已經過時了。
不過,在接受BBC采訪時,特蕾莎·梅表示,未來不可能出現英國大學學費“直線降低”的情況,“大幅削減學費,對大學是不公平和有害的,同時,那意味著納稅人的負擔會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