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 (記者 曹園芳)在學歷提升的問題上,每一個人都把它當成了工作事業穩步上升的一把尚方寶劍。對于國家政策的更新,對于遠程大學的專業轉換,不了解這些的消費者可能因為學歷晉升機構的“催促”和所謂的“國家政策改革”而報名。
近日,深圳新聞網收到藍先生對北京尚德在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尚德機構)的投訴,他稱,自己報名了尚德機構自考的課程,專本連讀,后因線上課程視頻頻頻出現卡頓,做試題時提交不了答案,以及未能連接服務器、軟件閃退等情況,在尚德機構一個月里問題都沒有解決的情況下,2018年1月5日,藍先生向班主任林老師提出退還學費,不再就讀。經過多次溝通,林老師勉強同意退款,但需要扣除1760元,也就是學費的25%。
消費者:扣除1760元(學費的25%),非常不合理
尚德機構銷售人員給藍先生發的信息,藍先生因此報名
藍先生退費進程截圖
藍先生在某網絡平臺上的投訴,尚德機構表示“正在處理”/網絡截圖
藍先生在某網絡平臺上的投訴至今未解決/網絡截圖
“扣1760元是非常不合理的,因為是你們(尚德機構)的問題才導致我退學,不然我還是要繼續就讀的。”藍先生在退款處理后和尚德機構林姓班主任說,“從我2018年1月16號發起投訴到現在,尚德機構方面,堅持不予退還扣除我的1780元學費錢(包括向北京咖啡易融科技有限公司的20元手續費)。”藍先生氣憤的對記者講到。
尚德機構:已和藍先生協商
藍先生認為“非常不合理”,幾經投訴輾轉,尚德機構究竟是否在處理呢?3月22日,記者撥通了藍先生在尚德機構學習期間的班主任林老師的電話,他告訴記者,“(這件事情)之前已經和他本人協商過,已經處理完了,如果想要了解詳情,直接找尚德公司,這一塊有專人負責,我由于身份的原因不做過多的評論和說法,他本人很清楚詳情。”當記者詢問是否可以把“專人”電話給到記者時,他以不便為由拒絕了記者。記者在網絡平臺上找到尚德機構的對外電話,但接聽人員只負責業務推廣而不正面作答。
對此,記者采訪了廣東誠公律師事務所周律師,他表示,“互聯網+”時代,在線教育越來越火,但因為行業缺少規范,消費者對服務水平不滿意,要求退款或者賠償的現象比較多見,其中“退款難”就是一大難題。他建議消費者在選擇線上培訓機構的時候要“擦亮慧眼”,仔細閱讀服務協議,尤其重點關注協議里面的服務標準、提供服務的方式以及退款的條件,對于一些自己不了解、拿不準的培訓機構,寧愿不報名。報名后對服務水平不滿意,要注意積極保留和收集證據,比如如果簽訂的是書面合同,要保留好合同,線上簽訂服務協議的,要做好截屏,并且最好對上課視頻進行錄像,保留好課程進度表等等,為下一步維權打好基礎。
對于消費者維權,他指出,消費者可優先選擇協商解決,這也是大部分此類糾紛的解決方式,雙方經過協商如果能達成一致,最好將協商結果落實到紙面上,便于履行。如果對協商條件不滿意,可以拿著證據向相關的主管部門,比如教育局,或者消費者協會投訴,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