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向低齡發展
專家提醒:要養成并保持科學用眼習慣
“您家孩子也戴上眼鏡了?”“我家孩子的近視又漲了100度,這樣下去怎么辦啊?”新學期開始,孩子視力成了家長見面討論的重點話題。這幾天各大醫院的眼科門診也十分熱鬧,驗光、配鏡、校正度數的家長和孩子排起了長龍。深圳愛爾眼科醫院小兒眼科主任慕明燕介紹,每年開學前幾天都是學生新配眼鏡或校正度數高峰期。新學期開學了,孩子應如何預防近視呢?她認為,青少年近視科學防控是重點,建議要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兒童青少年要養成并保持科學用眼的習慣。
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
近年來,由于中小學生課內外負擔加重,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普及,用眼過度、用眼不衛生、缺乏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等原因,我國青少年近視率一直居高不下。2018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通報,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
“目前我國的近視眼患病,呈現出年齡早、人數多、度數高等三大特點。近視作為疾病狀態,其發生和危害不可逆轉,不僅影響正常生活,還會引起視覺疾病,高度近視容易導致近視性黃斑病變、視力障礙、白內障、視網膜脫落等。高度近視也是視力致盲的第一病因。”慕明燕說。
慕明燕介紹,目前市民對近視的認識存在很大的誤區,認為孩子近視沒關系,現在戴眼鏡矯正視力,等到18歲做近視手術就可以一勞永逸。但實際上,如果任由孩子的視力狀況惡化,發展成高度近視,容易引發一些并發癥。孩子的近視度數越高,視網膜就會變得越薄,雖然滿18歲后可以通過近視手術來治療近視,但視網膜變薄這一過程是不可逆的,視網膜不斷變薄會引起視網膜病變,嚴重的可以導致失明。所以說,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視力上的問題,要及時就醫,不要拖延,以免孩子的近視度數加深。
日前,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8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
預防近視重在科學用眼
對于近視防控問題,慕明燕說,目前國家很重視兒童和青少年的近視防控,這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和積極改進。對于孩子來說,養成并保持科學用眼的習慣很重要,例如在平常的讀寫中,要做到‘一寸、一拳、一尺’的姿勢要求,學習時要合理安排用眼時間,看書三十分鐘要遠眺十分鐘,以免過度用眼。家長要重視孩子視力問題,及時提醒糾正孩子不科學的用眼行為,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學校要適當減少孩子的作業負擔,多鼓勵孩子到戶外活動,曬太陽有利于松弛眼肌肉,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眼疲勞。
那么,孩子近視了,應怎么處理呢?慕明燕說,最主要的控制手段是戴眼鏡,避免近視度數進一步加深。不少家長認為戴眼鏡會讓孩子近視越來越深,其實這是誤解。事實上,隨著兒童生長發育,身體長高,眼球也會生長,近視度數會因此逐漸加深。對于近視增長過快的青少年,目前角膜塑形鏡是比較有效的控制近視發展的手段。另外,近年來新研發的智能護眼設備,能夠對孩子的用眼情況進行監測和提醒,促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此外,慕明燕提醒:“現在兒童和青少年的近視發病年齡越來越小,所以對于孩子的近視防控應該盡早進行。一般來說,孩子到了三歲就應該開始定期做眼科檢查,甚至是剛出生的時候就要關注他們的視力健康問題。如果檢查出來孩子有視力異常,或者是其他眼病,例如先天性的弱視、散光等,就要做到早發現早防控。”(林衛衛 張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