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報5月10日訊 “舌尖上的安全”是市民最關心的話題,如何確保食品安全?深圳將在全市學校、幼兒園食堂推廣食品安全責任險,組織制訂本市學生營養餐標準和醫院特殊用餐標準并試點推廣,探索建立供港農產品基地產品同時供深模式。昨日,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的《深圳經濟特區食品安全監督條例》執法檢查組第一次全體會議透露出以上信息。
從農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統一監管
《深圳經濟特區食品安全監督條例》實施以來,市政府出臺了《深圳市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建立供深食品標準體系打造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2018-2020)》(以下簡稱《方案》)和《深圳市陽光智慧餐飲工程工作方案(2018-2020年)》,在全國率先啟動實施食品安全戰略。
深圳今年已安排3.82億元,先后組織實施食品藥品安全重大民生工程、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食品安全戰略工程。市、區各專項建設累計投入超過10億元。
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統一監管,深圳在新一輪機構改革中,將原屬于經貿信息部門的農業、畜牧業職能和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統籌職能劃入市場監管部門,建立起覆蓋種養殖和生產、流通、消費的全鏈條、全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一道門、全覆蓋、可追溯”的監管目標與工作機制逐步建立。
深圳強化食品安全信息公開,還將食品安全抽檢結果由原來的每月一通報改為每周通報。
今后掃掃二維碼就可以看后廚炒菜情況
貫徹落實《深圳經濟特區食品安全監督條例》,打造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深圳明確要實施《方案》提出的13大工程60個項目。
其中,推進供深食品標準體系建設是一個重要抓手,深圳將完成500個產品標準體系及供深食品標準的制定發布。同時,探索建立供港農產品基地產品同時供深模式,培育認證一批市外供深“菜籃子”基地和供深農產品,做好“圳品”評價及跟蹤監管。目前,深圳已成立深圳標準促進會,研究制定嚴于國家標準、不低于香港規例要求的供深食品團體標準,首批100個供深食品標準已于今年3月27日公開發布,6月底前還將注冊供深食品的“圳品”商標,完成10個產品的評價及貼標。
加快農貿市場升級改造,今年9月底前各區至少完成1家樣板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深圳還將出臺放心肉菜超市評價標準,組織開展市級放心肉菜超市評選工作,創建不少于100家市級放心肉菜超市和10家省級放心肉菜超市。
今后,市民掃掃二維碼,就可以看后廚炒菜情況。深圳將完成11627家200平方米以上餐飲單位攝像頭的信號接入及系統維護,在本月底前將完成餐飲單位檔案的歸集及二維碼的信息錄入實現掃碼看餐飲后廚。
深圳還將制定“熟食中心”建設運營管理標準,力爭到2020年每個區(新區)至少建2到3個“熟食中心”和長者食堂,引導、扶持品牌餐飲配送單位進駐,推行“中央廚房+餐飲門店”供餐模式。
校園食品安全牽動千家萬戶。深圳提出將在全市學校、幼兒園食堂推廣食品安全責任險,組建食品營養健康宣傳教育專家團隊,開展相關教學和宣傳工作,并組織制訂本市學生營養餐標準和醫院特殊用餐標準并試點推廣。(記者 陳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