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教育時報2021年3月5日訊 (記者 魏秧子 通訊員 羅佳琳 蔣潔) 3月1日下午5:10,羅湖教科院附屬學校的校門口空空如也,而教室里、操場上、禮堂中卻都是老師和孩子們的身影……從這一天開始,該校正式開啟課后服務。據了解,作為深圳市課后服務首批示范校,為了真正將之辦成學生喜愛、家長滿意的民生實事項目,不辜負社會各界的期待,該校前期已經做足了各項準備。
35門課程滿足學生需求
雖然是新校,但羅湖教科院附屬學校在開展“四點半活動”課及其他課后服務方面卻已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本學期共開設社團35個,其中重點打造機器人編程、趣味3D打印、景泰藍工藝畫、小提琴等課程,已形成一批特色社團。此外,該校還聚集了一批優(yōu)秀而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年輕教師,平均年齡不到30歲,成了推進課后服務工作堅實的人才基礎。寒假期間該校完成了課后服務的內容安排、項目遴選、經費測算和安全管理環(huán)節(jié),并在2月4日成為深圳市課后服務首批示范校。
最終,在區(qū)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之下,學校通過整合校內外優(yōu)質教育資源,形成了課程化、體系化、制度化的課后服務工作方案:一方面幫助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溫習功課,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完成家庭作業(yè),減少課業(yè)壓力;一方面致力于發(fā)掘孩子們的興趣愛好、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優(yōu)化學生健康成長環(huán)境,提高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讓學生及其家庭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人才。
科學安排課程為家長減負
實施過程中,羅湖教科院附屬學校的課后服務嚴格遵循“自愿參加、公益普惠”的原則——由有課后服務需求的學生家長自愿提出申請,經學校審核同意后統(tǒng)籌安排,學校不向家長收取或變相收取任何費用。
第一天的課后服務分為兩個課時:一、二、三年級的同學們先參加興趣社團,再到教室或操場參加習練課,獲得老師一對一的指導與幫助。這樣一來,小學階段作業(yè)就能不帶出校門完成,大大減輕了父母輔導功課的負擔。七、八、九年級的同學們則是參加每月一次的“甘霖學堂”。“甘霖學堂”為學校推行的特色德育項目,主要包含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國學課堂、科普講座、文藝作品欣賞等等。
由于課后服務活動的開展,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推遲了近2小時,在滿足家長通勤需求的同時,還能讓孩子得到老師的輔導,在課業(yè)上查漏補缺,相信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有家長表示,學校不僅提供作業(yè)的輔導,還給孩子提供許多可選擇的社團課,家長不用增加在校外機構報補習班和興趣班的開銷,減輕了他們的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