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2021年4月22日訊 后疫情時期,也是時尚界數字化轉型高速時期。根據英國時尚購物搜索平臺Lyst與數字時裝公司 The Fabricant合作發布的《2021數字時尚報告》顯示,全球約有35億人是數字時尚客戶,在總購買力中超過55%。事實上,從2020年春夏開始到2021年秋冬的時裝品牌發布上,我們都能明顯感受到品牌與設計師強烈轉型的意愿,主要表現有跨界游戲、3D時裝、虛擬模特、線上時裝周等。
盡管全球第一款數碼高級定制服裝在2019年以9500美元的價格出售,但并沒有任何數據顯示接下來的虛擬時裝都能成功成批轉化變現。究竟這些“能看不能穿”的虛擬時裝,能不能取代傳統時裝?數字化后的時尚產業,是否還具備良好的變現能力?
什么是虛擬時裝、數字時尚?
我們可以先科普一下,虛擬時裝可以理解為是數字時尚領域中最先走出的一步。The Fabricant將“數字時尚”定義為數字世界的一項交叉學科,包括了游戲和加密藝術(crypto art)。其中The Fabricant還指出,數字時裝作品永遠不會以實際形式存在,它只是數據和想象力的結合,我們可以理解為數字定制虛擬衣櫥。在虛擬服裝零售平臺DRESSX/replicant上可見,疫情顯然推動了更多虛擬時尚品牌和出售虛擬服裝平臺的出現。據悉這些出售的虛擬服裝將能更新用戶的社交媒體專用衣柜,減少出鏡即遭“廢棄”的服裝,比如Rose Villain就在社交平臺上“穿”過 Buffalo London X The Fabricant的鞋款。
另外,在虛擬時裝的底色下做出更多嘗試的還包括跨界游戲、線上發布新品等。比如Balenciaga就通過一款VR游戲“Afterworld: The Age of Tomorrow”發布了2021秋季系列,游戲發布48小時內,Lyst平臺上 Balenciaga品牌的搜索量提高了41%,月度搜索量飆升76%。還有Gucci與《The Sims4》(《模擬人生4》)游戲的自定義創作者合作,將 Gucci的“Off The Grid”系列搬到了游戲中,當月 Lyst平臺上Gucci“Off The Grid”系列的搜索量飆升82%。不過,業內人士指出,數字時裝一旦脫離了實體時裝而存在,其承載的意義就會蕩然無存,它不太能夠完全獨立而存在,必須同時滿足數字和物理意義上的雙重需求才行。
產業鏈如何落地?時裝周成關鍵切口
今年1月,大眾知名度不算太高的波蘭街頭時尚品牌MISBHV也官宣為《Grand Theft Auto》(《俠盜獵車手》)游戲中的三個角色提供了服裝。官宣一周內,Lyst平臺上 MISBHV品牌的搜索量飆升了233%。由此可見,若拋開即時銷售來看,話題熱度確實賺了不少,但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投產比ROI目前仍然處于盲摸階段,冒險的比率還是比較大。盡管對“憑空”而來的虛擬時裝持有懷疑態度,但中國本土的時尚產業鏈仍舊是積極的“弄潮兒”,目前看來,時裝周是一個重大的分水嶺。
在“落地”這件事上,廣東時裝周繼續秉持著“務實”精神,2021春季開篇不僅開辟線上時裝周會場,助力商家實現億級精準曝光,而且還特別搭建了公共展區,聚焦數字化轉型。
在“零碳”的環保概念上,深圳時裝周打造全球首個線上數字化秀場,即通過虛擬建模、三維材質掃描和AI渲染等一系列3D數字仿真技術,將秀款設計進行虛擬化和數字化呈現。其中還與國際藝術家團隊合作打造藝術化的虛擬現實空間,通過CG畫面與現實畫面的結合,建構出超現實的數字虛擬空間,成功探索了全球首個純虛擬的商業時裝秀。業內人士分析,也許在時裝設計的前衛屬性上,上海時裝周依然是比較亮眼,但若談及數字化轉型落地的產能方面,充滿商業DNA的廣州、深圳還是穩占“C位”。
記者觀察
NFT與區塊鏈可能是未來的“制勝武器”
NFT這么火,它究竟是什么?實際上它的英文釋意是Non-Fungible Token,意為非同質化代幣,具有唯一且彼此不可替換的屬性,所以加密收藏品也常被叫做NFT。發散到時尚界來說,NFT表現的典型例子有Gucci不久前推出的數碼運動鞋項目——這有點像買一支同品牌的口紅要比包包更容易獲得一樣,12美元就能買到Gucci新鞋,盡管是一雙虛擬的款,但如此有趣與輕松的“奢侈感”,年輕人何樂而不買之?廣州資深奢品買手Grace告訴記者,NFT如果用游戲皮膚來類比解釋的話,會更容易理解它存在與被搶購的價值,“當然我們不能每一個NFT都要用藏品級別去評判它,這當中存在比較大的價格差,但卻能滿足消費者‘想擁有’的需求”。對此,在線奢侈品零售商Clothia的首席執行官Elena Silenok也曾公開表示,品牌可以考慮不止是數字化現有的商品,而是將 NFT作為一個新的收入來源。未來,要在虛擬市場上獲得階段性勝利,NFT與區塊鏈技術很可能是將來制勝武器之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譚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