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秋風送爽、碩果飄香的金色季節,我們迎來了共和國67周年華誕。67年前的今天,毛澤東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隨后,閱兵總指揮聶榮臻率領受閱部隊,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因為當時參加檢閱的飛機數量不多,只有三個梯隊,周恩來提議讓第一梯隊的飛機循環飛行、兩次接受檢閱,因為這樣顯得氣勢更雄壯一些。
去年的“9·3”勝利日閱兵結束后,一條寫著“這盛世,如你所愿”并配有周恩來總理照片的微博,被網友轉發百萬次,也感動了無數世人。經過67年的艱苦奮斗,周總理心目中的盛世已經出現在華夏大地之上,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把一窮二白的舊中國建設成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新中國,譜寫了中華民族發展史和人類發展史上的華彩樂章。
回首67年來的風雨歷程,有不少曲折坎坷,但無論風多大雨多大,我們始終在砥礪前行:經濟建設跨越性發展。1952年國內生產總值只有679億元,1978年增加到3645億元,1986年超過1萬億元,1991年超過2萬億元,2001年超過10萬億元,2010年達到40萬億元,2015年達到67.67萬億元,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已由低收入國家邁進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政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民主制度不斷健全,目前已實現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不斷完善,各級黨委和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水平不斷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形成,行政體制、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在不斷改革中日益深化完善。
民生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建國之后教育事業迅速發展,城鄉九年義務教育早已全面實現,特別是1999年實行大學擴招之后,我國完成了從文盲大國到人力資源大國的轉變,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深潛等高新技術領域均已實現重大突破;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成效顯著,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新型社會求助體系、全民醫保體系均已基本建成;生態文明建設邁出新步伐,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已經深入人心,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正在全面推進。
總之,歷經67載風雨磨煉的共和國,已如周總理所愿,以嶄新的姿態傲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但是我們不能驕傲,更不能懈怠,讓我們在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團結一心,攻堅克難,奮力前行,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