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2017年全國廁所革命工作現場會在廣州舉行,會議透露,今年全國5A級旅游景區將建604座方便照顧老弱病殘如廁的第三衛生間,其中,新建271座,改擴建333座。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表示,設置第三衛生間,將成為5A景區的硬指標。記者了解到,廣東省將在今年建設29座第三衛生間,廣州將在今年完成10座第三衛生間改造。(2月6日《新快報》)
公廁不僅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更是一扇文明之窗。城市樓宇建得再高,馬路修得再寬,商場酒店蓋得再豪華,但依然“一廁難求”,廁所內臭氣熏天、缺少衛生紙、設施損壞、沒有坐便等問題遲遲難以解決,仍然難談文明,更會影響國內外旅客的滿意度?;诖?,國家大力推動廁所革命,兩年來全國共完成新改建廁所50916座,找廁難、如廁難,設施差等“廁所頑疾”得到顯著改善。
廣東作為改革的排頭兵,在廁所革命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早在2005年,梅州就探索“廁所+”模式,并將客家文化元素、生態環保功能融入旅游廁所建設。而廣州更是把“第三衛生間”作為廣州市旅游景區的“標配”,去年新建旅游廁所68座,完成建設任務的183%,成為“廁所革命創新城市”。正是看到廣州在廁所革命中的引領示范作用,2017年全國廁所革命工作現場會“花落”廣州,這是對廣州廁所革命的最大肯定,同時也是對廣州旅游的更高期許。
事實上,廣州廁所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不止強在創新,更強在管理上。眾所周知,建一所第三衛生間并不難,難就難在后期管理跟不上。早在2000年,桂林市就進行過一場轟轟烈烈的“廁所革命”,在各旅游景點、景區一共新建、改建500座星級廁所。然而,由于維護費用不到位,管理沒有跟進,不久之后就變得環境臟亂差,設備損壞,無以為繼。為避免這一問題的發生,廣州在科學規劃的同時,更注重精細化管理,確保每一所第三衛生間都能發揮最大作用。
廁所革命取得實質性突破,只是廣州旅游全面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為我國改革開放最前沿廣東省的省會,廣州不僅在經濟上一枝獨秀,而且還是我國第一批優秀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今年春節期間,廣州更是接待游客1324.64萬人次,同比增長15.08%,實現旅游業總收入98.6億元。旅游產業的突破,也幫助廣州順利完成轉型升級、實現跨越發展。相信隨著全國廁所革命工作現場會的順利召開,廣州旅游產業必然取得更大突破,獲得更大發展,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南方網薛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