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時節,第十三屆深圳文博會已于5月11日如期舉行,本次文博會參展單位達2302個,全國31個省、區、市及港澳臺地區全部參展,國外參展單位117個,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
深圳文博會成立至今,已成為全國乃至全球引之矚目的文化產業盛會。越來越多的國家、城市、機構借助文博會來活躍市場,參與廣大的交易平臺,享受強勁的輻射效應福利。作為“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的文博會既是展示文化產品的重要舞臺,也是跨界融合的全新課堂,更是鍛造文化品牌、引導消費升級的重要引擎。
從廣東肇慶市獨立組團參展,重現端硯文化生機,煥發端硯文化商機;到超級歷史大組團故宮的出現,無疑在深圳文博會這個大舞臺上得到市場響應,隨之衍生出的故宮產品,如“胖瘦御前侍衛”“雞缸杯”“龍袍手機衍生”等各類萌態十足的產品,也無不受市場年輕人的追捧,一度引起“故宮熱”的市場現象。這不僅煥發了年輕人對文博會的關注于支持,同時也體現文博會在消費市場中的引擎作用。
此屆展會將會以一帶一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國家倡導的理念,走質量型、內涵式發展的辦展路徑,全面推進“政府支持,社會參與、市場運足、打造平臺、以展興業”的辦展方針,以“貿易揚帆,文化遠航”為主題,進一步通過市場趨同煥發展會內在活力,打造國際知名文化品牌展會為目標,重點在于提升展會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水平,突出展示文化產業領域和具有代表行業領先水平的文化企業、產品和項目,突出國際化、綜合性文化產業盛會的優勢。催生文化產業新業態、促進產業融合的重要引擎,成為中國文化產業重大項目投融資和博覽交易的重要國家戰平臺。
依托創新科技,提升文化融合和創意內涵的深圳,也將借助文博會對“文化深圳”發展作出的新努力。文化與技術的融合,跨界融合文化新業態正成為潮流趨勢,深圳政府企業機構也主動實踐。在今年的文博會上,推出“點亮科技之光、傳承中華文明”系列活動,深圳南山大學城創意園今年立足“學府之地、創意之門”,推出全球首屆無人機大會影像展、飛思未來VR虛擬現實體驗館體驗、KUWA機器人大賽等活動。作為年度文化盛事,文博會還吸引了影視演藝、數字出版、動漫游戲、工藝美術等文化產業重點領域的國內代表性企業和新產品參展,其中龍頭企業占70%,展出品牌質量和專業化水平持續提高。
目前本屆的文博會重點項目招商推介會暨合作簽約儀式已圓滿成功,本屆文博會從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700多個優秀文化項目中精心甄選出一批突出反映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投資需求和結構調整趨勢的、具有深刻文化內涵和成熟商業模式的精品文化項目,并于第十三屆深圳文博會期間進行重點推介,更好地發揮文博會作為中國文化體制改革創新成就的展示窗口、中華文化走出去、中國文化產品走向世界和帶動西部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的平臺作用。據統計,本屆文博會重點項目招商推介合作簽約儀式上,新疆、江蘇、陜西、廣東,以及南京、西安、珠海等省市及國家對外文化產業基地等,在此重點推介重大優質文化產業項目,簽約金額共計32億元。而由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文化產業項目推介會就以31個文化產業項目進行簽約,簽約總額已達58億元。
最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文博會“文博會版權通”平臺的建立,在充分體現文博會版權保護的特點同時,突出版權保護的專業性,切實保護著作人的合法權益,將展商和采購商緊密安全的聯系在一起,使得如圖書、影視、藝術、設計類項目在投融資,市場投放等多種渠道上得到一個可供信賴的三方平臺。這不僅提升文博會的市場效率,更提高了文博會的產品效應,使得文博會更接近市場,及時將展出轉向銷出,并于市場行動保持平行。
我們相信,深圳在國家大戰略的指導下,一定能將文博會打造成為一個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的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博覽和交易為核心,全力打造中國文化產品與項目交易平臺,促進和拉動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積極推動中國文化產品走向世界。(鄭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