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鵬城大熱。 與藍天白云艷陽高溫保持同樣熱度的,是6月下旬啟動的首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方寸之間,光影流轉;瞬息之美,精彩定格;咔嚓一聲,即成永恒。 獨特視角,聚焦全球“城市姿態”;先鋒氣質,彰顯深圳“攝影力量”。 這是深圳建市以來舉辦的最大規模綜合性攝影展,是一場席卷全城的攝影盛會,也是國內外一流攝影家的風云際會。 安靜的深圳會展中心里,來自國內外的觀眾悉心觀摩,仔細瀏覽著一幅幅照片折射的故事。來自中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新西蘭、芬蘭、新加坡等多國優秀攝影師,以近30場展覽、4000多件攝影作品,匯聚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文化大餐,在這個熱烈的夏日,免費奉獻給市民品嘗。 透過國際攝影大展這個小小的窗口,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深圳文化繁榮文化惠民的全新景象,更是深圳這座城市的創新氣魄與文化魅力,是深圳決策者的創新智慧與文化追求。 如同今年陸續開展的“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設計周、文博會,首屆國際攝影大展,只是深圳“城市文化菜單”的組成部分,是《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中的一個個具體項目。 事實上,為了適應與深圳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目標相匹配的文化強市的需要,深圳不斷推進文藝創新,繁榮城市文藝,推動文藝共享,努力從文藝“高原”邁向“高峰”。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其后,如何創造出更好更多的文藝精品?如何從“高原”邁向“高峰”?更是成為響徹神州大地的“時代之問”。 對此,早已越過文化大市門檻的深圳,又該以何種姿態再當探路先鋒? 從來,文化就擔負著舉精神旗幟、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職責。 ?“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經濟越發達,對文化的追求就越高;城市越發展,對精神的渴望就越執著。 素以改革創新聞名的深圳,從不缺乏勇開先河的氣魄,亦不缺少屢創奇跡的探索。 從“高原”到“高峰”,不止是快馬加鞭,一路往前,還需披荊斬棘,攻艱克難,一路向上。 價值引領、文化凝聚、精神推動——深圳的文化創新從未止步。一系列文化創新發展舉措、規劃陸續出臺,環環相扣,布局謀篇,由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小甘親自設計的 《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應運而生,極具操作性的列表項目,既有高度,又接地氣,甫一出臺,好評如潮。 深入生活,扎根基層,文化惠民。“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造了一份無比豐富的“城市文化菜單”,幾乎涵蓋所有文藝領域,旨在提升城市文化品質、福澤深圳萬千市民。 深圳的文化創新,向上,一直秉承國家級、國際性、高規格、高水準;向下,則始終堅持親民、為民、利民、惠民。所以,無論是音樂季,還是攝影展,就在家門口,就在你身邊,月月都有,全年無休,項項精彩,從不間斷。市民的文化獲得感與日俱增,幸福感不言而喻。 毫無疑問,《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就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和第十次全國文代會上的講話精神的實際行動,是對“時代之問”的具體作答,是深圳文藝努力從“高原”邁向“高峰”的又一創新探索。(深評員 魯軍)
人工智能朗讀:
“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造了一份無比豐富的“城市文化菜單”,幾乎涵蓋所有文藝領域,旨在提升城市文化品質、福澤深圳萬千市民。
[責任編輯:譚銘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