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 訊 (記者 文/曹園芳 圖/陳彬)寶寶為什么好動不專心,一刻也不停?為什么6和9、b和p老是分不清楚?又為什么總是偏食、挑食還厭食?在養育過程中,家長有很多疑問,有的時候也會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甚至打罵幼兒,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http://news.sznews.com/pic/2018-09/13/a98a3670-5f00-4b00-bee2-3e80c259e3d1_batchwm.png)
9月12日,育兒講堂講師、“深圳實驗幼教 ”深圳市第十幼兒園教研員高偉做客深圳新聞網視頻演播室,和家長們分享產生那些問題的原因——“感覺統合”。說到“感覺統合”很多家長可能并不陌生,它是美國心理博士埃爾斯提出來的,是人腦在環境里有效地利用自身的感官,從外界獲得信息,傳遞給大腦后,大腦作出分析和處理,指揮人體作出相應反應的過程。
感覺統合是人類智慧的基礎,決定了人的學習能力、組織能力、思考能力、專注力、探索能力、創造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高偉老師表示,健全的感統能力就能促進孩子的學習生活高度健全地發展。“有個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很聰明,但她的家長和我說,孩子上小學后她發現“6”“9”不分,“b”“p”不分,教了無數遍也不會,其實就是空間方位感不好。當孩子出現了學習上生活上的問題后,家長一定不要想著孩子不努力,家長說的話孩子沒有放在心上,家長一定要對癥下藥。”
感覺統合高度健全,會對孩子的學習能力產生正面影響。感統的不健全或不足,沒有根據情況調整,會造成生活學習上的障礙,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藥高度重視孩子的感覺統合訓練,高偉老師強調,0-3歲是感統預防期,2-6歲是感統改善關鍵期,7-13歲是感統彌補期,當家長發現有問題的時候,就要去加強彌補。13歲以后感覺統合就是一種定勢,一種狀態,無法改變。
她告訴深圳新聞網記者,感覺統合不健全并不是一種疾病,人的感覺統合是不斷健全和發展的,0-6歲的孩子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足或不健全,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如果沒有得到家長的重視,就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那就需要通過適度的適時的感覺統合訓練,促進感統的高度健全。”
據了解,9月15日上午10:30,育兒講堂將在中心書城南區大臺階舉行以“傳承經典——生活感統游戲,陪寶寶一路成長”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