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展會被譽為“中國公益慈善風向標”。在公益慈善理念的廣泛傳播和生動踐行中,脫貧攻堅將進一步匯聚起磅礴之力,早日實現決戰決勝!
■深圳特區報評論員
愛心喚起愛心,希望挽起希望。臺風“山竹”走后不久,心懷大愛的社會組織、企業和人士,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出錢、出人、出力,讓人看到了公益慈善的力量。今天在深圳開幕的第六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為激發和匯聚公益慈善力量搭建起廣闊平臺。
本次盛會,是在黨的十九大之后舉辦的首屆慈展會。適逢打好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本屆慈展會緊扣“聚焦精準扶貧,共創美好生活”主題,圍繞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脫貧需求,著力于帶動社會慈善資源向目標地區傾斜,為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提供強勁動能。在鑄就發展奇跡的深圳舉辦慈展會,將進一步堅定打贏攻堅戰的信心,助力實現貧困地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慈展會不愧為國內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國際化的慈善交流展示對接平臺。自2012年首屆慈展會舉辦以來,慈展會參展規模不斷大幅攀升;對接金額逐屆劇增;展會之門越開越大,參展單位從國內向國際廣泛拓展。在落實黨和國家戰略部署上,慈展會交出了不負期待的答卷。2015年第四屆、2016年第五屆慈展會,均聚焦脫貧攻堅,致力于對接扶貧濟困項目,為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注入源源活水。
慈展會,為動員社會力量扶貧攻堅搭建平臺。社會力量有熱情、有能力投入脫貧攻堅,讓貧困地區同胞和全國人民一道邁進小康社會。把社會力量的熱情和能量轉化為脫貧攻堅的助力,需要有一個交流溝通的平臺。深入了解貧困地區脫貧的需求,有利于社會力量找準自身定位,精準調動資源;看一看其他企業和社會力量如何在扶貧領域創造出典范項目,將讓社會力量明晰扶貧路徑,把資源投對地方、投出效益。打開社會力量的閘門,將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增添新的強大動力。
慈展會,為對接扶貧公益項目提供絕佳機會。公益慈善事業越來越呈現出制度化、項目化、品牌化的特征。用項目來承接公益慈善資源,將使公益慈善資源發生“聚變”反應,起到顯著效果。本屆慈展會將設立“深度貧困地區項目推介專區”,全面帶動專業人才、先進技術、項目服務和社會資金等資源與深度貧困地區扶貧項目的對接與合作。扶貧項目在這里找到承接主體,使資源和需求緊密對接,讓貧困地區人民的脫貧需求得到實實在在的響應和支持,將助力貧困地區早日打贏攻堅戰。
慈展會,為傳播公益慈善文化營造深厚氛圍。慈展會就是一次現代公益慈善理念的廣泛傳播。在這里,人們可以領略現代公益慈善理念,感受社會組織、企業和愛心人士的社會責任感,了解公益慈善項目的運作機制,掌握國際公益慈善領域的最新動向。在這里,你將讀懂“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激發投身公益慈善的責任感;你將體會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魅力,品味到公益慈善的價值。讓做公益成為一種日常生活方式,需要慈展會這樣的平臺大力傳播公益慈善理念。
慈展會被譽為“中國公益慈善風向標”。當下,脫貧攻堅東風浩蕩,勁吹慈展會;慈展會給善心搭起一座橋,為脫貧再加一把勁。在公益慈善理念的廣泛傳播和生動踐行中,脫貧攻堅將進一步匯聚起磅礴之力,早日實現決戰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