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大榕樹下》劇照
深圳新聞網10月10日訊 (記者 潘潤華)一座城市,一段歷史。10月9日晚,歷經3年7個月精心制作的話劇《大榕樹下》在深圳大劇院首演。這幅展現改革開放40年的“畫卷”,主創團隊均是深圳本土力量,是深圳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型原創本土話劇。
話劇《大榕樹下》劇照
1978年至今,中國改革開放已經走過四十年的輝煌歷程。深圳是中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和試驗田。這40年來,無數有志青年來到這里打拼。《大榕樹下》正是通過這些人在不同時期生活變化的縮影,展現改革開放帶給人民的精彩。《大榕樹下》將多個人物命運的交叉敘事貫穿始終,分成四幕以對應四個時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世紀之初和新時代,來展現人物狀態和生活場景。故事從上世紀80年代深圳經濟特區建設之初開啟,轉業軍人劉寶樂和三位大學生林元、周大年、文靜成為患難之交。他們在一棵大榕樹下的云吞店里吃完了年飯后各奔東西,臨行前把一張第一版的深圳地圖分成了四份,并約定每隔十年在這棵大榕樹下相會。三位大學生懷抱各自的理想,或從政、或從商,而劉寶樂留在了大榕樹下,陪伴云吞店女老板喜妹。四十年,大榕樹下的建設者、打工者、創業者、本地人、外來移民,經歷了各自的跌宕起伏和酸甜苦辣,也共同見證了深圳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話劇《大榕樹下》劇照
據介紹,話劇《大榕樹下》采取縮小光圈反映大主題的方式,把家國情懷、時代變革作為一個大的背景,用老百姓的視角來審視這四十年的變化,講述招商銀行、平安集團、華為、騰訊等重要深圳企業的故事,并且展現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深圳人”。《大榕樹下》共有76個角色、40多位演員、30位工作人員的龐大陣容,由本土編劇、本土導演、本土演員演繹本土故事,其中編劇兼總導演孫清河,導演梅玉文、汪洋,藝術總監從容,制作人劉子源及一眾演員全是本土力量,是深圳建市以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型原創本土話劇。據悉,此輪登陸深圳大劇院后,《大榕樹下》還將不斷完善調整,在深圳十個區巡演,在廣東省巡演,并代表深圳進京演出。
話劇《大榕樹下》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