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10月12日訊(記者施冰冰)國慶假期剛過,就有網友在深圳論壇上反映“號稱深圳最美的騎行路段歸深圳灣公園管,實行周末不準入原則,‘一刀切’管理影響了市民周末鍛煉及親子活動的體驗”。該網友質問“深圳灣公園到底為誰建?”(查看帖文)
該網友在帖文中稱,聽聞濱海沙河西立交橋下到深南沙河西天橋的騎行路段今年9月份開通了,于是他周末帶著孩子沿沙河東側騎行,準備一睹深圳最美騎行路段的風景。由于周末限騎行原則,該網友被迫輾轉數次才到達大沙河公園。具體騎行路程如下:
由于周六日深圳灣公園不讓進,而從蛇口新街到濱海沙河西立交橋這段路在公園內,該網友只能改從望海路騎至濱海沙河西立交,當準備由濱海沙河西立交騎行到深南沙河西立交時,又被告知這條騎行道同樣在深圳灣公園管轄范圍內,不準進。最后,網友只能帶著孩子沿沙河西路極其狹窄且危險的小道騎行到深南大道,再接著騎到深南沙河西,最終才到達大沙河公園(大沙河東側的沿岸)。
百度地圖中望海路騎至濱海沙河西立交的騎行路線
百度地圖中濱海沙河西立交到深南沙河西立交的騎行路線
曲折的騎行路程嚴重影響了網友的騎行心情,他看著沙河東側的騎行道空無一人,但就不讓自行車進入騎行,只能望洋興嘆。“就因為共享單車的緣故,導致周末不準在深圳灣公園騎行?!難道不可以有更精細化的時間管理辦法嗎?”該網友表示非常不解。
更讓人困惑的是,同是沙河東側的騎行道,為什么實行不同的規則?濱海沙河西立交到深南沙河西立交騎行道,周六日不準進入;而深南沙河西立交到大沙河公園騎行道,一周7天均可進入。
濱海沙河西立交到深南沙河西立交的騎行道,周六日不準進入
深南沙河西立交到大沙河公園騎行道,一周7天均可進入
至此,該網友提出三點質疑:首先,濱海沙河西立交到深南沙河西立交的騎行道為啥要歸深圳灣管理?其次,深圳灣公園管理“一刀切”到底是為誰服務?最后,同條路的東側騎行道為何“雙標”?
網友們也紛紛跟帖表示“有同感”。網友責問道:既是共享單車“惹的禍”就必須得搭上全體市民的生活體驗嗎?這種“一刀切”的管理行為太傷市民的心了。
在深圳不斷推進的城市建設進程中,共享單車的禍,就不應該由全體市民來“埋單”,更不應該以犧牲市民的幸福感作為“除禍”的妙招。我們都期待,未來的深圳能用更合理、更人性化的措施,代替簡單粗暴的“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