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葉女士母親今年50歲,葉女士說,母親退休在家后,被人推銷一款保健品,先撇開其功效真假,讓人覺得離譜的是,如果想要購買保健品,還得先要購買貨幣兌換,這讓葉女士擔心,母親會不會掉進了騙局。
葉女士說今年2月,自己母親在朋友的介紹下,拉進了一個微信群,每晚八點準時開始搶紅包。葉女士表示,母親一聽這個保健品十分心動,就前去咨詢如何才能購買。推薦人介紹,保健品是百草堂健康產業集團的,如果想購買,先要去買一種叫QI資產的虛擬貨幣。還聽說這種虛擬貨幣只會漲不會跌。
葉女士說,自己母親心想QI資產既可以投資,又能對健康有個保障。于是分別給她的推薦人王先生和郭先生,一共轉了10萬元來購買QI資產。
葉女士表示,這十萬是母親的養老錢,發現情況不妙后,葉女士向對方提出兌換部分QI資產成現金的時候,就有點難了。售賣保健品的公司位于福田區卓越城二期,今天中午,葉女士來到該公司,希望可以把QI資產兌換成現金。
百草堂健康產業集團深圳運營中心鄙視,因為以前那個交易平臺幾乎都沒有運作,這個退錢需要葉女士找當時的推薦人。
律師認為,這位市民如果通過相關業務員的推薦購買相關的虛擬貨幣或者其他產品,導致發生爭議不能提現,或者不能退貨,如果能證實推薦的人員身份是公司員工,或者是經公司委托代理授權的情況之下,相應產生的民事責任和后果應當由公司承擔,如果沒有證據證明這個推銷人員的職務身份和公司的關系,這位市民可以向收款人個人主張相關權利。業內人士提醒,目前市面上出現的虛擬數字貨幣交易,市民一定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