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開放蛇口博物館外觀
深圳新聞網10月22日訊(記者 劉夢婷 楊浩瀚 潘潤華)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回顧中國改革開放40年崛起之路,蛇口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10月22日,記者來到位于蛇口海上世界片區的“中國改革開放蛇口博物館”,帶大家回溯蛇口改革開放40年崢嶸歷程,并了解蛇口在“新時代”深化改革的新成果與新征程。
據悉,蛇口改革開放博物館由百年央企招商局發起、招商蛇口主持建立并運營,博物館于2015年開始籌備,2017年12月26日在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正式開館。今年8月10日,蛇口改革開放博物館經過升級改造后,正式更名為“中國改革開放蛇口博物館”,并面向公眾重新開放。它是全國首家以改革開放為主題的歷史博物館,更名后的博物館在展覽形式與內容上皆有全新提升。
博物館展覽以“潮”“創”“開”“闖”“勢”為主線,集中展示了蛇口40年篳路藍縷、砥礪前行的改革發展歷程。對蛇口在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重要創舉和推動作用進行了回顧與總結。通過展出解密的史料文獻、豐富的影像資料、珍貴的手稿等實物,還原蛇口一路摸索,起筆經濟特區建設、解放思想、體制改革、“以企代政、政企分離”、興辦教育、創立蛇口商業模式、產業升級、企業發展以及物質文化生活變遷,來記錄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體現招商局集團作為中央企業,持續在“引領時代”的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在前海蛇口自貿區、粵港澳大灣區、“雙創”基地建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等領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記者在展廳看到,以“高舉一面旗,闖出一條路”為線索,運用了聲光電技術和場景還原的展示效果。1984年蛇口參與建國35周年國慶巡游花車場景再現,“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就是在游花車時傳遍全國的。展廳環幕帶來了全新的《從“海上世界”到“一帶一路”》影片,帶領觀眾揚帆出海,沿著“一帶一路”看“蛇口模式”走出去,在世界各地港口和重要城市成功復制。
同時,“高舉一面旗,闖出一條路”的設計概念也延展到展廳之外。在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外圍,有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景觀和標志性雕塑《闖與創》,象征蛇口在黨的領導下,從1978年到2018年敢闖敢試的創新開拓之路。
民間征集展品也是博物館的特色之一。博物館自2016年起廣泛向社會征集關于改革開放的物品與故事。一張普通而泛黃的藤椅沙發,述說的是鄧小平1984年視察蛇口工業區、聽取報告時的微笑與信任;一紙蛇口客運碼頭往來香港的首班客船的票據,濃縮著在那段歷史記憶里初開禁門時海面緩緩散去的潮濕空氣;一只永遠咧嘴憨笑的唐老鴨布公仔,身體上那細密的針腳縫合的是首批離鄉南下打工妹心頭的憂思……無論是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蛇口工業區時留下的時代印記,還是每一位曾于不同階段在特區生活和工作的普通人的日常點滴,“改革開放”四個字將他們的故事串聯在一起,組合成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展品征集工作更是延伸到國內其他城市乃至海外,尋訪早期參與蛇口建設、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拓荒牛們,以現場訪談、口述歷史、視頻記載的方式積極搶救不可再生的寶貴史料,為參觀者了解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種種提供了最生動、鮮活的素材。
蛇口工業區育才學校游泳池的《游泳證》、1986年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圖書館的《借閱證》、1995年深圳市自行車行駛證、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出入證……曾經,證件是當年“老蛇口”人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買糧食日用品要證,工作要證,騎自行車要證……甚至出入蛇口工業區也要證。因為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蛇口是“特區中的特區”,外地人進入深圳特區,需要當地公安機關開具“邊境通行證”;來到蛇口,工業區設有關卡,憑“蛇口工業區出入證”才能進出……在中國改革開放蛇口博物館內,深受觀眾喜愛的來自民間捐贈的各種上世紀80年代“老物件”作為展覽的一大特色帶領觀眾穿越時光,回憶往昔,一件件物品講述著改革開放的歷史記憶。
記者現場了解到,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是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出口工業加工區,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其建立與發展都寄予了極大的關心與支持。在此背景下,招商局充分運用中央賦予的自主權,積極進行了一系列“敢為天下先”的經濟探索與制度革新,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開辟了新的路徑,提供了市場化改革的寶貴經驗和借鑒。“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口號以及“蛇口模式”響徹大江南北,影響著一個時代的中國。
博物館正門圖
博物館導覽圖
中國改革開放蛇口博物館解說員
時間長廊刻注蛇口的歷史時刻
時間長廊
博物館入口是一幅大型浮雕,建設初期和目前的蛇口都在這里有所體現。
浮雕還原了1984年鄧小平第一次南巡期間,鄧小平、楊尚昆、王震等中央領導聽取袁庚介紹蛇口工業區發展情況的歷史一刻。
1979年1月6日,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正式成立。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文件所示區域便是“圈”的范圍了。
1979年7月,蛇口響起了震天的開山炮,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聲炮響,也標志著蛇口工業區的正式動工。
1979年,考察蛇口所用相機和望遠鏡。
1987年的圣斗士游戲手槍和任天堂游戲機
捐贈展品豐富,圖示為當時的各種證件。
當時的各種證件
凱達玩具廠是蛇口工業區引進的第一批港資企業之一,從全國各地招聘了第一批來深“打工妹”。
打開一扇門,寓意最先開放的蛇口。
深圳的第一家五星級酒店是1984年落成的南海酒店。
有關蛇口的著作
“三洋”品牌收錄機
當時由陸氏實業公司生產的彩色電視機
由遠東餅干廠生產的食品
鄧小平同志使用過的藤椅
展覽還原了1984年參加建國35周年北京國慶巡游的蛇口工業區彩車
1992年,蛇口豎起了巨幅標語“空談誤國,實干興邦”。
率先實行輿論監督制度改革
展覽還原了招商局蛇口工業區董事候選答辯的現場
新中國第一家由企業創辦的股份制銀行招商銀行起步于蛇口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先后有近百家工廠和企業進駐蛇口。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高舉改革大旗,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應運而生,一場新時代的思想大解放席卷神州大地。
蛇口區位優勢明顯
蛇口模式走向了世界
展廳屏幕滾動播放蛇口資料
結束語
留言墻,參觀市民可以將感受或建議留在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