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南粵大地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歷史的時針再次指向這片改革開放的熱土。
10月22日—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東考察工作。在珠海、清遠、深圳、廣州等地,總書記深入企業、高校、鄉村、社區,飽含深情回憶改革故事,滿懷期待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殷切寄望廣東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以更堅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6年內第二次考察廣東,恰逢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后一年,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廣東人民的深情厚愛,對廣東發展的系統思考,對廣東使命的殷殷重托。
人民領袖情牽廣東,廣東人民充滿信心、充滿底氣、充滿力量。
一?
時間不會忘記,廣東人民不會忘記——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心廣東工作、情系廣東人民。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廣東發展的重要節點、關鍵時刻,總書記每每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出發,以宏闊視野和戰略思維,為廣東改革發展把脈定向、注入強大動力。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后地方考察的第一站就來到廣東,向全黨全國發出了“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宣言書和動員令,賦予了廣東“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重要使命。
2014年3月6日,在全面深化改革開局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強調要勇于改革、善于改革,希望廣東繼續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不斷譜寫廣東改革發展新篇章。
時光荏苒。2017年4月4日,在廣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召開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各項工作,并對廣東發展提出“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的時代要求。
2018年3月7日,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后的首次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對廣東提出了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的新要求,為廣東在新時代新起點上再創新局指明了方向路徑。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歷史又迎來關鍵節點,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廣東。從總書記披星戴月、不辭辛勞的足跡中,我們看到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從總書記語重心長的殷殷囑托中,我們感受到了沉甸甸的使命和責任,堅定了前進的目標和方向。
習習金風吹拂南粵大地,改革開放的故事激蕩著廣東人民。
從“三個定位、兩個率先”,到“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再到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開創廣東工作新局面,最根本的還要靠改革開放”“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既高瞻遠矚又密切結合廣東實際,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思想深刻、內涵豐富,蘊含著催人奮進的力量,是推動廣東改革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和根本行動指南。
馬克思說:“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沿著總書記指引的道路奮勇前進的光輝歷程,充滿了總書記對廣東人民的關心厚愛,顯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強大真理力量、實踐力量。
二
時間是最忠實的記錄者,也是最客觀的見證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自覺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攻堅克難、勇毅前行,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成就。
看發展,全省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面對國內外環境新變化,我們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直面轉型升級的溝溝坎坎,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質量效益不斷提高。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5.8萬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8.99萬億元,連續29年居全國首位;進出口總額連續五年超6萬億元,出口占全國比重超四分之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結構調整取得標志性進展,實體經濟不斷壯大……支撐廣東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不斷集聚增多,為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打下堅實基礎。
看改革,蹄疾步穩不斷取得新突破。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我們遵循中央頂層設計,加快推進改革試點和政策落地,基本確立了全面深化改革主體框架。承接國家改革試點任務113項,一些啃硬骨頭的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一些服務群眾和企業的改革不斷釋放紅利;行政審批制度、投資體制、司法體制、紀檢體制等重大改革扎實推進,地方機構改革全面部署,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創新等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改革不停頓,廣東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繼續走在前列,繼續發揮著窗口作用、試驗作用、排頭兵作用。
看創新,筑牢高質量發展科技基石。創新是第一動力,我們堅持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核心戰略,緊緊抓住核心技術創新這個“牛鼻子”,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和發展動力轉換邁出堅實步伐。全省研發經費、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有效發明專利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及專利綜合實力,居全國第一;技術自給率達72.5%,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8%;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扎實推進……全社會蔚然成風的創新實踐,持續激發出轉型發展的新動能,為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堅實支撐。
看開放,著力培育開放合作新優勢。對外開放是廣東的突出優勢,我們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在打造更大更包容更國際化的開放平臺上下功夫。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對沿線國家進出口年均增長8%;出臺并及時修訂完善“外資十條”,從靠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到更加注重改善營商環境,從促進出口到擴大進口推動貿易更加平衡發展;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率先基本實現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開放不止步,廣東以更積極的姿態向世界敞開懷抱,在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中走在了全國前列。
看民生,小康路上一個都不掉隊。人民群眾什么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累計近117萬相對貧困人口脫貧,農村貧困發生率從4.54%降至1.52%以下;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持續取得新進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規模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扎實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群眾與日俱增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新時代寫下了溫暖注腳。
……
牢記囑托踐于行,不負使命著華章。
回望過去6年,廣東各項事業之所以呈現新變化、新氣象,之所以能有效應對新問題、新挑戰,取得令人矚目的新作為、新成就,根本就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掌舵領航、舉旗定向,根本就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根本就在于抓好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貫徹落實。
這是過去工作形成的寶貴經驗,也是今后必須用好的重要法寶。
三
時間的腳步永不停歇,奮進的征程永遠向前。
“只要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只有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講話精神上來,我們才能把新時代發展的路子走對走實走好。只有把總書記的關愛銘記于心,轉化為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捍衛核心的高度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我們才能行穩致遠。
從6年前在深圳蓮花山下強調“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到6年后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時宣告“要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習近平總書記每到廣東必談改革開放,必亮明中國共產黨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鮮明態度。這是總書記從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得出的思考,也是要把這條道路繼續走下去的鏗鏘宣示。廣東因改革開放而興,在新征程上要繼續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立足自身優勢,創造更多經驗,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而且,越是環境復雜,我們越是要一以貫之、鍥而不舍、再接再厲,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
從在橫琴考察時指出“建設橫琴新區的初心就是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到在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上強調“用好管好大橋,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粵港澳合作,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是廣東改革發展史上又一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面對機遇,必須抓緊抓實辦好,舉全省之力推動實施,對標最高最好最優標準,攜手港澳參與全球頂級競爭,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同時,要在更高水平上擴大開放,高標準建設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繼續推進改革,抓好改革舉措的協同配套、同向共進,促進開放。
從在格力電器考察時指出“經濟發展任何時候都不能脫實向虛”“要有志氣和骨氣加快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到在廣州明珞汽車裝備有限公司考察時強調“黨中央一直重視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一點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習近平總書記心系創新發展,表達黨中央堅定不移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心,為發展壯大實體經濟鼓勁加油。推動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就要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和市場導向作用,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就要支持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在政策、融資、營商環境等方面幫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從在清遠英德市電子商務產業園考察時指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到在英德市連江口鎮考察時指出“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注脫貧攻堅,關注廣東區域發展。提高廣東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必須下功夫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精準一些,久久為功,努力把短板變成“潛力板”,加快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必須加快脫貧致富,推動鄉村振興,建立健全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帶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不斷提升人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
從在工廠車間要求“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到在貧困戶家中強調“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黨的一切工作就是要為老百姓排憂解難謀幸福”,習近平總書記重申了黨的宗旨,表達了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的堅定決心。打鐵還須自身硬。以新的更大作為不斷開創廣東工作新局面,必須毫不動搖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堅決維護”,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團結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奔小康。
歷史和實踐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廣東人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沿著總書記指引的道路奮勇前進,一定能在當好深化改革開放排頭兵的新征程中再創新的輝煌。
四
站在歷史新起點,時間再次開始。
時代潮流,浩浩蕩蕩,唯有弄潮兒能永立潮頭;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唯有奮斗者能乘勢而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改革開放承載著國家和民族的“大夢想”,也承載著每個中國人的“小夢想”。真抓實干、敢想敢試,是改革開放40年來廣東取得輝煌成就的鮮明品格。
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新起點上,我們要做矢志前行的逐夢人,做擔當有為的拓荒牛,做只爭朝夕的實干家,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實,讓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成就更加美好的生活,奮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